不该是舅舅主审吗?”
赵大勇高举着圣旨说道,“殿下,臣岂敢妄言。”
朱樉再一次的感觉到天塌了,朱棡和朱棣也感觉到好不到哪去,审案子之类的事情此前哪接触过啊!
朱樉连忙搬救兵了,“舅舅,这些案子该从何处开始审?”
“不去看卷宗?”马寻就反问道,“这些案子到底是什么缘由,原告状告何事、有什么证据等,你们不先看看?”
马寻虽然没有审过案,但是有些流程还是知道些,所以也只能为外甥们指点迷津了。
马寻随即警告着说道,“审案也好、查案也罢,最忌讳的就是先入为主。你们既然审案,就当公正严明,虽然法理不外乎人情,可是律法毕竟在那摆着!”
朱樉连连点头,说道,“我肯定好好审查这些案子,绝不偏袒任何人。”
“你这么想就对了,只是你要明白凤阳知府牵涉其中,他是李相的人。”马寻笑着开口说道,“还有些勋贵、陛下昔日旧邻,这些人情、压力,你也得抗住。”
朱樉的脸色顿时变了,朱棡和朱棣就在庆幸只是旁审,这么得罪人的事情用不着他们来做了。
得罪人也是二哥得罪,得罪人也是舅舅得罪,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朱樉就担心起来了,“怎么还牵扯着这么多人?这可如何是好啊?”
第一次审案就牵涉到很多权贵阶级,对于朱樉来说也确实是不小的压力。
不过马寻可不管那么多,案子现在出现了,那就该审查才行!第2/2页)
朱守谦愣了一下,随即说道,“好像没有。”
“好像没有?”马寻更加恼火,“你祖父被追封为南昌王,封你为靖江王,还要怎么样?这大明诸王之中,除了陛下那一支,就是你这一支,你还想怎么样?”
朱守谦有些害怕了,他平时也是仗着朱元璋的宠爱,所以有些任性。
这孩子任性到什么程度,历史上的他不愿意就藩,朱元璋发脾气都不行,还是马秀英去劝才好一点。
就是这么个任性、肆意妄为的性子,在一众属官的劝谏下姗姗来迟的上表谢恩,朱元璋看的直落泪,一个劲的说这孩子小。
是真的‘孩子’,十多岁的孩子不懂事,还是童真纯善的好孩子。
就藩之后三番五次横行不法,被朱元璋废了又立,屡教不改的他还作诗讽刺朱元璋。
有些时候想想,也会为朱元璋感觉到无奈。
他的这些子孙就没几个省油的灯,虽然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