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65章 整顿吏治的秦王(6 / 16)

,回到凤阳的第一炮可不能是哑炮。

这可不是为了给外甥们立威,不存在新官上任三把火。

这只是为了更好的进行道德教育,这也只是配合着朱元璋、朱标开始整顿吏治,这也是对那些勋贵们的一个警告。

事情看起来确实不算太难,做起来也可能得心应手,毕竟现在都是一些铁案了。

只是也需要有人来办啊,尤其是此前大家都不太在意吏治,不太在意一些律法,那就更加需要有人挑头了。

当官的习惯了元朝时期的上下贪腐成风,勋贵们习惯了跋扈枉法,而乡绅们也习惯了将佃户敲骨吸髓。

就是因为大家都习惯了过去的那些事情,总以为现在是大明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那就试一试好了,刚正不阿、不惧权贵的大明亲王们闪亮登场,他们来整顿吏治了!第2/2页)

马寻看着巨大的工地陷入了沉思,“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去年下诏,今年才准备开工。”朱樉有些期待的说道,“到时候这里就如同应天府了,得多气派!”

去年的北伐成功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对关中、洛阳、汴梁、北平等地建都利弊的分析。

朱元璋也认为应天府离中原太远,难于控制全国。汴梁又民生凋弊,且为四面受敌之地。

迁都的心思朱元璋一直都没有停歇,无非就是此前局势还未彻底明朗,以应天府为首都只是权宜之计。

至于凤阳作为朱元璋的老家,自然对这里格外重视。修建明皇陵不说,也准备在这里建置城池宫阙,形制、规格等都是和京城一样,这就是中都了。

马寻就有些不太认可的说道,“京城那边现在还没有建起来,现在在中都修城,有些浪费了。”

“舅舅,话不能这么说吧?”朱樉反驳说道,“这里是帝乡,岂能不修建?”

马寻解释说道,“我的意思是修建归修建,但是哪能真的和京城一样。两地隔的又近,凤阳的人口也没有那么稠密,建起来了的话支撑的起来吗?”

朱樉不解问道,“怎么支撑不起来?父皇已经在迁民了,中都的人口肯定会越来越多。”

“能迁来几十万、上百万人?”马寻直接问道,“北方还在恢复民生,四处还在开垦荒地,我大明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回头这事情再商议,反正我是觉得修建中都不合适。”

修建中都没问题,衣锦还乡是很多人的梦想。

可是将凤阳建成和应天府一样规格、级别的城市,那就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