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忙点头,在凤阳老家确实不能张扬,要不然会非常的难看。
不只是舅舅可能会让他们难看,而是回到了京城之后,父皇母后肯定会让他们难看。到了那时候,就算是皇兄大概率也是不会护着他们了。
马寻继续谆谆教诲,说道,“既然你们回来了,务必是要去看看昔日旧邻。这不是你们要面子,是给你们父皇母后长脸。你们现在是皇子,也是朱家的颜面,别让人说我姐没教好子嗣。”
朱樉连连点头,只是忽然间觉得有些不对劲,这明明是朱家的事情,怎么好像又和马家有关系呢?
虽然觉得不对劲,但是朱樉也不敢说出来,舅舅说的有道理就行!
不夸张的来说,思想教育课就这么开始了,这可是马寻在意的关键。
既然已经到了凤阳,朱樉也主动下令大军停歇,要开始整顿一下了。
行军的时候可是不穿甲胄等,但是这也就是针对于行军的过程中。
现在既然进入凤阳,尤其是有一些地方官、乡绅等迎候,那么有些队伍就需要打出仪仗、甲胄鲜明。
该有的仪式还是要有,该有的威风也需要有。
马寻还是稳坐钓鱼台,等着好戏上演。
锦旗招展、枪如龙、马如龙,秦王、晋王和燕王、靖江王在徐国公的护送下回到了凤阳。
不少地方官员和士绅等纷纷出城迎候,这时候自然少不了一些乡老,或者是朱元璋昔日的旧邻等,肯定也都是要出现的。
这些人自然是排在前面,不过在这些人身后,还有一些看热闹的百姓,穿着就没有那么考究了。
只是对于一些官员来说,他们肯定不希望有碍观瞻的百姓这时候出现,影响他们的官声、政绩。
所以有些差役都是有任务的,维护秩序是一回事,驱赶那些衣不蔽体的百姓就是另一个任务。
前方的仪仗在开路,朱樉带着亲王该有的矜持缓缓驱马上前,准备接受凤阳官员的参拜。
忽然间从人群冲出来十多个人,领头是是四五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只不过有着精干的样子。
土生变故,自然有人想要维持秩序、保护秦王等。
马寻大声喊道,“退下。”
侍卫们急了,得保护秦王啊。
“请殿下做主!”
“请殿下为我等伸冤!”
“陈知府与劣绅沆瀣一气夺我家产!”
“青天大老爷为我做主!皇帝侄子抢我女儿,请老爷做主。”
皇帝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