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命的是土地兼并之后,那些大地主不会想着要多纳税,而是尽可能的减少赋税、甚至不交税。
朱标就笑了起来,“我那会儿岁数小,很多事情也看不明白,一度还以为那是有心为朝廷分忧。结果爹娘大怒,那儒士也被娘赶走了。”
马寻就说道,“现在要是在大本堂还有人敢这么教,我先去揍了人再说。我是外戚,跋扈一点不要紧。”
“舅舅放心就是,我就是那么亲近、仰慕宋师,很多时候宋师说他的,我想我的。”朱标颇为得意的说道,“爹娘也说我最会装糊涂,不想听的就不听。”
朱标不是不想听的就不听,他是不想听、不认可的,也会耐心的听着,基本上脸上也不会露出什么厌烦之类的神色等。
甚至在有些时候,他会给人一些错误的信号,让人误以为说服了这位太子。
可是等到办事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先前说了一大堆,太子根本没有听进去,甚至还是从那些‘建议’中找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安排。
朱标故意压低声音说道,“爹娘也说舅舅不喜欢现在的一些儒生,和我们是一条道上的。”
马寻无语,随即说道,“这话可别传出去,你们是皇帝、储君,别人不敢说什么。到时候那些人就攻讦我,想要用我立威。”
朱标笑着开玩笑说道,“舅舅还是回来晚了,爹此前还叹息呢。您要是早回来一两年,他就将亚圣抬出孔庙了。”
马寻更加无语,朱元璋对孟子还是有怨念,改了《孟子》》还不够,还惦记着将孟子像抬出孔庙呢!第2/2页)
可是即使如此,浙东文官集团的基本盘太大,这也不是很好动摇的。
马寻看向朱标,笑着问道,“宋师等人可没少夸赞殿下习经传、博古通今。”
朱标也不谦虚,说道,“我六岁的时候,爹娘就让宋师等大儒为我开蒙、教授经学。我也学了不少,比起弟弟们,我确实比他们读的书更多。我能沉得住气,他们就坐不住。”
马寻点头表示认可,朱标还真的就像是一些人心目中正统的接受过儒家教导的储君模样。
朱标压低声音,小声说道,“其他人说什么不要紧,爹娘常说我是儒皮法骨。我是不大认可的,我还是偏儒。”
这话朱标可能自己都不信,马寻自然更加不信了。
他知道朱标学的就是朱元璋那一套,什么儒家不儒家的不重要,能够踏实的办事就最重要。
可是有些时候名义等,那也是需要在意。毕竟罢黜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