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率是要承袭爵位的,肯定就不好和大明的藩王们有太多的公务上的往来,更不适合有私交了。
朱标笑着开口说道,“舅舅用不着多想,弟弟们都是本分人。常茂这些人看着纨绔,有些事情心里也明白。”
马寻知道劝不动,就问道,“那我是怎么练这些人?真要说带兵,我教他们无非就是班门弄斧。”
“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以后少惹麻烦就行。”朱标说出自己的想法,“舅舅的性子好、品行贤达,这也是勋贵人家想要将嫡子送来的原因。”
这么说有些夸张,是过于褒扬马寻了。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要是他为非作歹的,汤和等人就算是看在马秀英的面子上,也不敢让家中子弟过来。
话既然都说到了这个份上,马寻也不再拒绝,“我看着也是没法子拒绝,那我就管管他们了。”
朱标就非常开心,总算是给舅舅又找了个正经事,是对大明、对朝堂来说非常重要的大事。
毕竟勋贵集团的影响力十分大,这些勋贵子弟的未来也有非常多的可能性。
现在让他们学学好,以后说不定能够给大明带来更多的帮助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标觉得这些勋贵子弟跟着他的舅舅,那么肯定是可以学些好。
而马寻就要担心起来了,要教这么一批身份特殊的叛逆少年,还真的就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主要是必须得教好啊!
这么一想,压力更大了!第2/2页)
汤胡氏立刻说道,“我也是这个心思,国舅爷谨慎、品行又好。正好现在皇子们也要练兵,我家那小子给送过来。”
朱标抢先说道,“只能让汤鼎过来,其他人我舅舅不教。”
在这一唱一和之中,马寻的帐下多了一个小兵,那就是汤鼎了。
汤胡氏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府了,她的丈夫和皇帝是发小。而现在她的儿子将成为国舅的弟子,成为太子的班底。
就这待遇和地位,就算汤鼎不算是特别有天分,好像是比较平庸。那也没什么关系,撑住门楣肯定没问题。
因为这将是有‘两代帝王’的信任,这也是和勋贵外戚关系极好。
作为勋贵子弟,要么能力出众、要么就是得皇帝信任,这样才好保住祖辈的功劳、延续家族的爵位。
看着汤胡氏离开后,马寻没好气说道,“我还没有开始教人呢,这就在四处忙着给我找弟子了?”
朱标笑着说道,“舅舅,这不是外甥在为您分忧吗?舅舅管着国子学,又要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