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术数来算。”
朱元璋愣了下才说道,“一些老人也能如此。”
这是没假,一些经验也够用。
“那假如这些人用术数算的更精、更准呢?”马寻就反问道,“要是地方官调任到陌生之地,他通晓术数等,一些地方豪强还能诓骗他吗?”
朱元璋愣了一下,朱标也反应过来,“工匠当官?”
“什么工匠当官?”马寻直接说道,“谁说只能是读经义的文科生可以当官,我教的这些理科生,以后也能当官!”
这就是在偷换概念了,不过马寻在做的事情,也确实是在试着做一些改变。
毕竟现在所谓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文科生’,即使有比较擅长术数、物理的,那也是‘小道’。
马寻从不否认文科的重要性,但是也从来都不认为‘理科生’就只能是工匠,他们也可以在仕途高歌猛进。第2/2页)
朱元璋有些怀疑了,“在我们面前可别瞎吹牛,几百几千就罢了,几万、万万,那怎么算?”
“怎么不好算?”马寻立刻去了一张纸,抓起毛笔说道,“姐夫,你随意给些数字,你看我算不算的清!”
想了想,马寻说道,“也别弄什么鸡兔同笼了,那样的题太简单。”
朱元璋顿时乐了起来,“你现在胆子倒是大了,鸡兔同笼怎么就简单了?”
“姐夫,这样的题现在很多人解着玩。”马寻在纸上一边写一边说道,“只是我叫这一元一次方程,以后会有二元一次方程等,孩子们用不上。”
不要说朱元璋感兴趣了,马秀英也非常感兴趣,因为现在鸡兔同笼很多时候都是假设法。
做一次除法和一次减法,马上能求出兔子数,多简单。
只是这样的做法也有限制,那就是‘2’和‘4’是双数,而且是成倍,要是用了其他数字就不好用了。
马寻几乎是眨眼的功夫写出答案,“姐夫,这是我解题的法子,看着是不是更简单?”
朱元璋尴尬的抓了抓头,随即看向马秀英。
马秀英看着那些阿拉伯数字,看着小数等,也为难的看向朱标。
朱标两手一摊,“舅舅,这些写的都是什么?”
“数学。”马寻就说道,“这些东西从来都不是小道,说数学能解天下一切之理,反正我是没那本事。但是记账、大账小账或是军粮、赋税等,这用得上。”
朱标就立刻说道,“舅舅,那明天去大本堂一趟呗。那边还有几个术数不错的博士,舅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