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希望马秀英和朱标出面,他就不用对朱元璋怼了。
而陶凯这些人也聪明,知道有些事情做不好,还得是找国舅啊。
马寻顿时也头疼起来了,说到底就是大明才刚刚建立,很多的礼制还不完善。
历史上的朱元璋也是数次修改了册封亲王的仪式等,就是这些金册、金宝到底给不给,这也是有些前后矛盾的。
朱元璋也是一个强迫症,喜欢将什么事情都给规定好。
包括皇室内部的称呼等,皇侄对帝后的称呼、重孙辈对皇帝的称呼,他都给定下来了。
即使是这么一些看似规定到细致入微了,他也会在一些大事上直接打破规矩,自己带头不遵守。
马寻仔细想了想,说道,“这些事情我记下了,明后天我去找陛下说一说。只不过礼制等到底是你礼部的事务,总不能是推到我一外戚身上。”
陶凯也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做的不地道,连忙告罪,“国舅恕罪,下官等也实在是没有其他法子了。”
马寻也不再多说什么,接下这个任务就好,只是代为传话就行。
其实朱樉等人的封王仪式,只要不是太出格就行。真正让马寻在意的,就是这些宗室诸王以后的待遇等问题,那些才是关键。
既然聊完了这些事情,马寻果断的拍拍屁股准备走人,他还是不希望和陶凯这些人多来往。
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家在一些立场上不一致,那就没必要多来往,这不是明哲保身,这是单纯的话不投机。
出宫回到了家里,马寻可以喂喂驴、纳纳凉,可以惬意的打个瞌睡补补觉了。
“舅舅!”朱樉、朱棡和朱棣带着朱橚来了,“舅舅!”
马寻猛然惊醒,“怎么了?今天不读书了?”
“读啊,一上午都在大本堂读书。”朱樉抱怨说道,“舅舅将皇兄给叫过去了,也不叫我们过去。”
朱棡也跟着抱怨说道,“皇兄爱读书,我们几个哪能坐的住,舅舅就该找个理由让我们也不用在大本堂听那些大儒讲经义。”
马寻顿时头大,连忙问道,“你们几个过来有事?”
朱樉连忙说道,“是父皇让我们过来的,先前就说过让舅舅练兵。”
马寻稍微回忆了一下,不确定的问道,“仪仗?”
朱棣就连连点头说道,“嗯,父皇让我们来催促一下舅舅。虽然有亲军禁卫,只是如今也该有仪仗等。舅舅领过兵,父皇让我们辅佐舅舅练兵。”
马寻这一下是真的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