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01章 处处分忧(2 / 17)

就是喜欢将人想的太坏。”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是马寻的话也让马秀英和朱标心里不免有些担心。

聊完关于亲王待遇、地位的一系列事情,马寻就果断的开溜。有些事情还是需要皇室内部去考虑,马寻也不好多说什么。

暂时提醒一下也就行了,毕竟目前也只是出现了一些趋势,而不是问题真正的暴露出来。

就算是朱元璋,他也是会不断的去调整、纠正一下关于亲王的待遇问题,他在位的时期也会因为暴露出来的问题做些及时的纠错。

马寻刚准备离开皇宫,一个侍卫就追来说道,“国舅爷,礼部尚书相邀。”

这一下马寻就溜不掉了,陶凯虽然也比较想要和马寻套近乎,不过还是比较在乎体面,不会像有些人一样表现的都有些谄媚。

所谓的清高等,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有。

马寻不慌不忙的来到了礼部,陶凯立刻率领左右侍郎等行礼,“下官见过国舅。”

“用不着多礼。”马寻直接坐下,开口说道,“让我过来,应该是有事吧?”

陶凯也不隐瞒,说道,“国舅,朝廷此次封王是国朝第一次,诸多礼制等虽参考唐宋之制,不过也多有修改。”

马寻对此没意见,大明第一次封王,显然是不可能全都照搬照抄。唐宋时的一些制度,放在大明身上也未必就是合适的,这一点大家也心里清楚。

静待下文,看看陶凯等人到底是想要卖什么关子。

陶凯就继续说道,“国舅也该知道,陛下钦定册封亲王之礼与储君册立之礼一致。只是册立太子之时,正是开国之时。”

马寻明白了陶凯的意思,其实就是亲王册封的仪式看似是和太子册立的仪式一样。

但是朱标这个太子的册立不一样,是朱元璋登基的时候‘顺便’立了太子。这也就意味着册封亲王的典礼,实际上是需要‘另起炉灶’。

即使是参考了唐宋之制,结合此前册立储君的仪式,需要做些符合大明特点的小修改。

马寻就主动问道,“这是和此前的仪式有些不同了?”

第2/2页)

陶凯也回答说道,“国舅,册立储君之时有册宝。只是若是以亲王之礼,不该用宝。”

金册,自然就是册书了。宝,那就是宝玺了。

看到马寻在深思,陶凯继续说道,“尚且还有皇侄孙,陛下有意封靖江王。臣等虽觉得应是以镀金银印、银册,只是陛下似是不准。”

陶凯等人确实为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