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94章 教育是大事(11 / 17)

是有什么大事值得你来上朝了?”

这调侃的话让不少人羡慕,皇帝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私下里,对马寻都非常亲近。

马寻赶紧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年初商定诸皇子封王之事该有定论。皇次子殿下等业已成年,也当婚配了,当先定下王爵封号。”

朱元璋这一次就不再装模作样的拒绝,“那好,恩亲侯和你既然管着大宗正府,先草拟王爵封号,与礼部等多商议,再报到朕这里。”

不少人更意外了,什么时候李贞和马寻兼了大宗正府的差事了?

马寻立刻领旨,“臣遵旨。”

王爵封号等都基本上定下来了,现在也就是正式的走个流程,然后举行封王的仪式而已。

不过这些也不是小事情,大明第一次封王,仪式和规矩基本上就要定下来,以后也要用得上。

办完正事的马寻就闭口不言了,抱着笏板闭目养神,好似一切朝堂大事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一般。

虽然有些消极怠工的意思,可是没人说他,甚至不少人还觉得他是有了巨大的进步。

毕竟是第一次主动上朝,还商定了正事,这可不就是巨大的进步么!

只要起点低,只要平时的表现不好,那么一些小小的进步在别人看来就非常的显著了。

下朝后的马寻第一时间想要开溜,因为不开溜不行啊,谁也不知道皇帝会不会让他再办一些事情。

正常的皇帝上朝也就是早朝,但是朱元璋不一样。他是工作狂,尤其是在开国初年事情比较多。

所以现在的大明不只是早朝,还有午朝,有些时候下午也上朝。

没有一个好身体,真的跟不上皇帝的工作进度。当皇帝带头不要命的卷,文武百官想要偷懒都难。

这也是大明在快速发展的原因,实在是朱元璋太能卷了!

“国舅爷还请留步!”一个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跑来,“国舅爷,陛下召见。”

没能溜掉的马寻顿时没精打采,他只要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朱元璋后面马上就不断的上强度,逼着他继续进步!第2/2页)

随即陶凯立刻说道,“国舅爷教训的是,是下官失职了。”

马寻也不介意对六十多岁的老头说话有些重,“早点定下来上朝的规矩,这么大的事情,开国都三年了,礼部提都不提,这像什么话!”

陶凯一听更加尴尬,不要说他尴尬了,就算是很多文官听到了这些也都是脸上发烫。

大家似乎都觉得这一切正常,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