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本身不携带强力的攻击载荷,而是封装了一段高度“折叠”的、能够模拟【蜂巢】系统自身某种底层数据交互逻辑的“种子代码”。当探针接触到“变色龙”ICE时,它会尝试将这段“种子代码”注入其核心。如果成功,“种子代码”就会利用ICE自身的自适应和变形机制,在ICE内部“生根发芽”,引发一种基于结构共振的逻辑混乱,从而暂时瘫痪或降低其防御能力,为我后续的真正攻击创造窗口。
这是一种极其精妙但也极其危险的构想。设计这种探针需要对【蜂巢】的底层逻辑有深刻的理解,而且注入过程必须精确无比,否则很可能被ICE反噬。我花费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对我受损的BCI来说是巨大的负担)进行模拟和推演,最终才勉强制造出了几个原型探针。它们看起来就像几枚不起眼的、闪烁着微弱蓝光的数据晶片。我不知道它们是否真的有效,只能在未来的实战中进行检验。
最后一个项目,是对我自身的“加固”。虽然我内心深处对赛博格改造一直抱有抵触情绪,但现实的残酷让我不得不做出妥协。BCI核心的神经损伤无法修复,这直接影响了我的反应速度、感知精度和战斗能力。我需要弥补这个缺陷。
我拿出在黑市交易中,作为备选方案之一获得的那个二手的【赛博格义眼】。这是一个基础型号,性能不算顶尖,但据说能够提供增强现实视野、热成像、以及基础的目标锁定辅助功能。安装它需要进行一次小型的神经连接手术,风险不低,而且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我犹豫了很久。这不仅仅是安装一个零件,更像是一种……对自身“人类”身份的背弃。但最终,为了生存,为了保护楚瑶,我还是下定了决心。
我按照附带的简易说明,利用据点里消毒过的工具,为自己进行了这次粗糙但必要的“手术”。过程痛苦而漫长,神经连接时的剧烈刺痛和排异反应几乎让我昏厥。当那只冰冷的、闪烁着电子光芒的义眼终于取代了我原本的左眼时,我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和……异化感。
适应期同样难熬。新的视野充满了各种闪烁的数据叠加和环境分析信息,起初让我头晕目眩,难以集中精神。义眼的基础目标辅助功能也需要进行大量的校准和学习才能适应我的战斗习惯。
但渐渐地,我开始适应这种新的“视觉”。增强现实视野能够提前标示出隐藏的危险或有价值的物品,热成像功能在黑暗环境中提供了巨大的优势,目标辅助虽然还不够完美,但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因BCI损伤而下降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