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祥兴二年。
崖山一战,大宋惨败,国运已终。
入夜,血月甚亮。
听说蒙元已得传国玉玺,成中华正统,又听说幼帝及丞相被俘,已押往大都(今北京),众朝臣将士俱是悲愤之至,恸哭不已。
与此同时,在宋主的座船上。
盛装朝服,手持宝剑的陆秀夫来到了宋主赵昺的寝室。
见到陆秀夫杀气腾腾,宝剑犹腥,尚是孩童的赵昺,立马被吓得瑟瑟发抖。
随即,陆秀夫抛开了宝剑,来到了赵昺的面前,双膝跪下后,面色沉重地扣了三个响头。
“臣等不才,中兴之路绝矣!我大宋的徽宗,钦宗,还有恭宗皆因投降受尽了北胡的屈辱,所以,陛下不应重蹈覆辙,当为国死难!”
见到惊恐万状的赵昺直哭着摇头,陆秀夫不禁怅然一笑,随即颤声哄道:
“官家(非正式场合,臣下对皇帝的敬称)莫怕,臣与您同去——快过来吧,臣会带您去一个地方,一个再也不用担惊受怕的地方!”
随即,那赵昺方才似懂非懂地点头,过去爬上了陆秀夫的后背。
“呜呜,陆相公,那个地方,好玩吗?!”
“官家,唉……”
随即,陆秀夫面色凝重地站起来,用白色绸带把赵昺和自己的身躯紧紧地缠在了一起,然后,来到了舵楼,最后,纵身一跃,消失在了海天之中。
而后,一个气质温婉的青年女子走了出来,朝着陆秀夫跳海的方向肃然跪下,以振董礼(中国汉族礼仪,九拜之一,丧礼相见中最为隆重的跪拜礼)相拜。
“爹爹,官家,你们一路走好,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啊啊啊……”
这青年女子正是陆贞儿,此刻已沉浸在了深深的悲恸之中。
其实,对于陆贞儿而言,国亡,父死,都不是悲恸的起因,真正的起因,是她师尊天机子在白灵眼珠内,留下的一席话。
“贞儿,为师现在给你答案,大宋必亡——不过,正如你所言,大宋亡但纲常不亡,故而你爹爹必定会殉国,此乃天意,不能阻止,也不必阻止,因为有他捧日,日后自然有人擎天,中华方能……”
随即,陆贞儿起身,拭去泪水后,朝着大海坚毅说道:
“爹爹,您能舍生弃辱,保中华纲常不断,女儿也定不会让您的心血白费,这神州及其芸芸众生的明天,就由女儿一人来担负吧!”
言罢,陆贞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