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213章 淮动7(2 / 4)

,而以眼不见为净的方式拱手让印,交出日常事务的权柄和名分。

而淮东转运副使兼户口色役度支使曾华,则是很是顺理成章的接受了现实,而当先领头以从属身份代表,本部衙门整体上表道贺,而口口声声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场合自称“下官”,甚至还亲自题写了大多数衙门需要更换的编额和题名。

而临场主动有所表现的观军容使兼內揭者监吴穆,除了本职依旧沿袭不动而改由淮镇给俸禄和提供待遇之外,依旧负责抚慰和犒赏军中将士诸事以外;也得到了一个位置内务局置办使的额外头衔,算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与大都督府后宅有所干系的自己人了。

而最让人大掉眼镜的则是原本的分巡淮东路御史里行秦长脚;在这次事变当中没有任何显著的表现和名声,却一跃成为了大都督府下监理院的副按察,依旧分管和过问肃反会的职事,但是具体监督和查闻的职分,扩大到了淮镇治下各级官府的广大吏员和干办人等身上。

而作为原本的二号人物,置制副使辛稼轩的位置和品秩基本不动,只是卸任了兼职的行营右护军统制官,而以行经略(河南、淮北、淮南、安东)四道都团练使、归元府少尹的本职兼任副都督身份,算是有些无可奈何又随理成章的接受了现状和既成事实。

而他的妻舅6务观,则是干脆交卸了一切与军中相关职事,而以行北平八路观察处置使、劝学训导使的身份,成为大都督府下辖新旧职官体系和资序当中的席和领头官长,也算是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新定位和展到方向。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小插曲。就是籍着江宁事变而主动投奔了淮镇的前江东采访处置使程煊,被破格授予了唯一没有人叙任过的肃政廉访使,自此建衙一方。

因此,虽然目前淮镇治下没有尊上王号和开国的名分,但是实质上都在逐渐的向着,一个独立的政权体系所靠拢和转化的快慢车道稳步前进当中。

而这一次统筹议事,却是公开商讨在秋收前后用兵的相应准备事宜,各方面的统筹协作,以及沿途地方所能提供的最大承受限度,等等诸多相关的联动事态。

当然了,之所以并没有避人耳目或是故作隐秘之态,而是公开讨论此事的理由,也是因为淮镇如今在北地的掌握格局和实力对比,已经无须要靠出其不意和消息隐蔽所带来的那点又是和加成,完全可以靠蓄势而成的纯实力,堂堂正正的全面碾压过去。

而在这次会后,各人的反响也是不尽相同。

如今已经是大都督下辖八路的政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