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211章 淮动5(2 / 3)

,走投无路的淮南人口;

因此,淮镇如今所要面对的局面更加艰巨和困难的多,在淮南境内直接或是间接控制下的七州之地,满打满算也就在地方上搜括和清检除二三十万口人而已,而且其中还有小半是创造生产价值不高的老弱妇孺,乃至几乎不能提供生产价值的孩童。

正可谓是土旷人稀。

光靠他们自己组织起来生产自救什么的,不要说给驻军输粮助饷,就算是想要实现勉强自足都很有问题了;因此,实际上淮南开拓的主要力量,还是靠从淮北调过来的那上万建生军,及其数万名的俘虏与囚徒、藩奴,还有营田署管理和组织下相继迁移过来的,数十个大型的移民开拓团。

当然了,按照淮镇所提供的鼓励政策,和前往具有风险陌生地方垦荒的条件;除了农具种子和畜力的租给借贷,农艺技术的脱光和帮扶之外,在经过披荆斩棘的开屯,筚路蓝缕的经营和含辛茹苦的挖掘潜力之后,这些屯垦团中将有很大一部分人就地落户之后,会获得相应田亩的世代使用和收益权(田皮),大概需要至少五到十五年艰辛劳作的赎买期;并且要经过最少两代人的经营之后,才能正式获得相应的所有权(田骨)。

大抵就是比照了后世房贷分期供还原理一般,采样了至少数十个地方成千上万的样本数据之后,以最大激个人潜能(榨取价值),与忍受不反抗的最大上限之间,最为中庸的平衡值为基础,就此造就了一大批心甘情愿的忍受剥削而还要各种感恩戴德,有淮镇特色的潜在“供田奴”阶层而已。

而在满世界都变得清凉下来的雨幕当中,我也坐在水营车船队护送下,由大型水轮船曳带的三层平顶拖船舱中,踏上了回归徐州的路程。

而在运河两岸伴随的道路上,时不时还可以看见披着胶布雨罩,在齐唱歌子声中往来行进的军队,以及赤着膀子穿着短胯上下奔走喊着号子的人群;那是赶在真正的汛期到来之前,对已经疏通和拓宽的河道、堤岸,进行巡查和加固的各色人等。

所谓的水乡泽国,既有灌溉之利,亦有年年水患之旧弊;因此,最是考验和挑战作为水利工程的整体规划,和全局性的调配、动员能力了。

但是,如果能够将这种局面稳定下来,保住大多数秋收在即的成果;那在今后的几年时间内,相应水利系统需要投入的维护资源和人手,也将逐步减少而带来某种更加明显的盈余效应。

毕竟,作为自古以来最传统的农业产区和粮仓之一,以及这个世道和外部环境的演变之下;并没有人会嫌粮食出产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