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破不堪的无隶县一隅,席卷和拿下了歙州“一府六县”当中,包括婺源、北野、绩溪、归德、祁门诸县在内的大半数地盘;
还得以在远交近攻而软硬兼施,分化合击的手段下,火并和侵吞了新安江上游附近的宣州和池州等几只类似旗号的人马,重新恢复到了号称过万人马,而至少拥有三千可战壮勇的气象和规模。
然后,又派人暗下狠手坑死了好几位,总坛派过来分权和掺沙子的巡查和堂使,才不慌不忙的在无数州城外嗷嗷待毙的饥民,和州城内教众的呼应下,摘下了州治歙城这颗逐渐瓜熟蒂落的果实。
自此,整个新安江上游地区,在没有能够与之对抗的地方势力和官军的存在了;然而,最近周边对阵官军的规模和主动出击的次数,似乎在不断的减少。
因此拿下歙城又亲手打包送走了一大批金银细软后,他也在等待消息,一个费以许多水磨的功夫,砸下重金无算才从官军内部铺垫出来的消息渠道。
这样感谢江宁方面的财计拮据和内部党争激烈,才会让某些人敢犯天下之大不韪,而将涉及军前部署的消息,拿出来高价发卖给他们这些叛贼,实质上做那养寇自重的勾当。
只可惜,大云教总坛那里被眼前的大好形势冲昏了头脑之辈,却是根本不在意这些小节,这才得以便宜了他们这只边缘化的人马。
而有了州城当中这落入掌控的数万户口打底,他轻而易举的又可以拉出至少上万人的青壮,作为前驱和炮灰了,这样几番攻略和抄掠下来,手中堪用的战兵员额,至少又能够翻一番的。
而且,与那些在云梦大泽时因为屈服于淫威和共同需要,而聚附在手下的各路水贼人马不同,这可是他用自编自改的教义,再加上优先的待遇和供给,所输灌和洗脑出来的直属部众。
两天后,他终于从新安江下游比邻临安郡的淳安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反馈,随后他在自己的搭档兼总头领,大罗法师法大力面前赞声道。
“真是天助我也。。”
“此乃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
我在淮南的行程还在继续着,既然有所好消息,自然也有相应不那么好的消息。
正所谓是治大国如烹小鲜,最讲究火候和分寸,作为一方的统治者也没有例外,做过火了不行,火候不到也不行。
如今,淮镇还有一个比较隐性的普遍性问题——钱荒,也就是日益增长的生产力和资源产出,与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逐渐产生脱节和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