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167章 沧澜11(2 / 5)

趟出了一条看起来不怎么好走的出路。

但是,在同类人当中并没有多少人看好他的作为,就算是跟他一起去搏一把与其你的那些士子,因为被长时间闲投散置坐了冷板凳,而纷纷自请出走和寻机另投他处;只有少数实在无处可去或又是和他一般耐得住清苦的人,一直坚持了下来。

然后,又经历和见证了许多的事情,亲历和参与了好些大小事件之后,这只军队辗转了千里之后在淮东开镇的结果,让后来很多尚在观望和嘲笑他的人都要后悔不迭了,

因为,新兴的淮东地方势力急需有所文才和见识的治理人手,一被启用就被权受以了相当重要的职衔和官身,而成为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淮镇职官系统当中,最早最得看重的一批元老了。

反倒是那些原本不看好他的士人和旧交,反过来要格外的仰仗和依赖他的鼻息,才能够得以在淮镇的治下获得存身一席之地,乃至上进和谋取出身的些许机会了。

而到了如今,哪怕是在留后府和判司六行当中,能在资历和位阶上与他相提并论的,也不过是那个徐州本地出身的福建子蔡元长,和旧属东路帅司佐僚出身的虞允文,等屈指可数的几人而已。

而在蔡元长被调去了辽地协助主持局面之后,他无疑就隐然成为了北地籍士人和本地出身背景官吏,所共同尊仰和引导风向的一面旗帜和标杆了。

现今,在他手下维持了好几个小圈子,而其中亲近和聚附了也有一百多号人,口口声声的礼敬和尊称他为“元镇公”;但是他也十分明白一件事情,比如自己的跟脚和基础,基本的能耐和上限的所在。

况且对他而言,在日常政务和职分当中,能够团结起手下和亲信来,与其他地域背景的官吏们,在公务业绩和人事机会上,受到隐隐鼓励的良性竞争是一回事;

但是要私下抱团结党而支使他们,为利所趋得做些公心以外别的事情,或者被人挑动起来做无谓之争,而损害到整体大局和集体利益的举动,比如打破底线和规则的束缚,不择手段的争权夺利、苟且营私和侵轧构陷,那又完全是自寻死路的另一回事了。

因此,他始终小心而谨慎的维持着身边的小圈子,在提携和扶持一些新晋同仁,为自己助力和呼应的同时,也要确保基本的洁身自好和中正平和的行事准则,以至于私下被人给起了个“四平八稳赵元镇”“平准先生”的绰号;

所以反过头来,他的手下和管辖的范围在这次内部整肃的事端当中,无疑是受到到影响最小的一部分了。

而且,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