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港区的占地面积和长期驻留人口,就已经好好翻了几番了。
而且内陆里的领地,更是成了来自东西婆罗洲各色人等的汇集之所,连带罗藩原本的领有都扩大了不少;一方面固然是周边在国朝重赋征收之下,相继破产的国人和士爵的投献;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来自广府方面,在武力和和财力上的支援和反哺,让罗藩向内陆山野之地的开拓事业得以大为长进;
硬是在雨林浓密而土地贫瘠的内陆里,平整土地兴修水利给开出大片的田野和十几座村邑聚落来,更是新增了好几千号的生番奴为劳役。
因此故地重游的康布罗纳都快有些认不出来了,他现在的身份是位于朱罗洲(今印度西南泰米尔纳德邦)康氏藩的旁支子弟。
当然了,被他顶替了身份的正主儿出海行商的康氏子弟康罗利,早就已经被人给送进海底去去喂鱼鳖了,只是在他背后的势力操作下,将这件事遮掩了下来而得以继续利用这个身份来行事。
这康氏藩的祖上出自西域河中昭武九姓的康国后裔,又被称为粟特人或是栗末种,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人在中土行商和仕官了,并参与过将佛法和拜火教传入东土的历史时间;
但自从乾元年间,梁公率领无数大唐健儿重外西域而兵临波斯、大食,而发起席卷数千里大西征运动之后,无法阻挡滚滚历史大势的诸多河中列国之一康国,也由此变成了大唐治下顺服的康郡与康居州。
昔日康国的臣民也就纷纷摇身一变,顺应天命的成为了大唐的归化民,而在后续西进的王师大军和移民浪潮之中,扮演了形形色色的角色和作用,也由此获得相应的功名利禄和各种权益;
其中一只康国王室的族人因为酬赏功劳,也得以南下成为梁氏南海一系的外围家臣,然后又在海陆大开拓当中,分封于古注辇国的故地,而成为最初的三百家屏藩诸侯之一。
然而就康布罗纳本身身世而言,却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他本是一个流莺落胎失败的产物,而出有些先天不足而长得格外瘦弱;而想他这种父母不明的混血孤儿,在沿海的港口当中几乎边的都是。
多数是那些行船途径的水夫、船工之类的,与当地的失足女性或是特殊从业人员,无意间所留下的后代,也是大名鼎鼎的蕃人帮和各种乞儿、扒手团体,最基本的外围和来源。
然而康纳罗布虽然是混血的番胡出身,但是幸运的是继承了来自父系黑发黑眸的特征,因为只要不是特别认真看他脸部遗传了母亲有些突出轮廓的话,就基本与大多数土生唐人的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