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八百零十三章 启新3(2 / 4)

万名各色的附属人员和眷属。历代城主也是藩主最亲近的子侄辈。

但是现在,却差不多已经年久失修而呈现出某种荒废的颓势来了,

而在泊汋城的北面十多里外,就是大名鼎鼎的泊灼口(即丹乐、鸭绿江交汇处)。

贞观年间,唐太宗生前最后一次对高卢沟里的军事行动,命右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兵3万乘楼船战舰,北渡北海湾再击高句丽,进破泊灼口而虏获上万的战事,就是发生在这里。

而在高宗灭高句丽而设安东都护府之后,因为数度反复而层出不穷的高丽遗民反乱,也在此重新在不远处的虎山山城旧址,筑城驻军以备地方,这才有了现在的泊汋城。

罗氏与薛氏世代掌管安东征拓之后,这里也就成为了罗氏所掌握下,众多远离本家的外围飞地和要点之一。

后来,安东诸侯大分裂,薛氏出奔北朝的大事件后,罗氏也不得不大幅收缩势力,通过置换领地和分封世臣和支系分藩,来集中力量和资源与北朝支持下的薛氏,世世代代的征战下去。

而这里却是为数不多,依旧得以保留下来并且有所投入的重要据点。以继续行驶和充当罗藩本家,世代镇抚东南诸侯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的延伸。

直到那场另罗藩上下无比惨痛,用了好些年也没能恢复过来的大败,为了应付和填补西面战线上的额缺失,同时对应本家大量割让赔款之后的动荡局面,作为后方军事压力渐少的次要地区,泊汋城里的军民几乎被抽调和迁移一空。

只剩下一干留守的老弱在维持着局面,依靠罗氏世代统治的积威与残余影响,继续在周边中小诸侯之间,保持着某种超然的地位和基本不变的现状。

但是现在却成了事败叛逃罗肃先的残党,所盘踞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处据点了。因此,在短期之内,里里外外都被匆忙加固和仓促修缮过,而在拆得七零八落的脚手架之间,显出一种杂乱无章的氛围来。

而除了原本逃到城中苟延残喘的叛党残余之外,据说还有附近十数只规模不等,不明武装的旗号相继加入,而重新变得人声鼎沸起来。

对于种师中来说,这也足以作为他这次进军的重点和尾声了,就看他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判断,来收宫和结局了。

这里的地理位置也委实不错,正当东南诸侯难以回避过去的水陆要冲;只要有船沿着鸭禄水或是乌骨水回溯而上的话,几乎可以抵达和贯穿大多东南诸侯的领地内,因为当初为了交通和水运的便利,很多当地的分藩当初都直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