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着,正面推过去好了。
多数情况下,就算是有大大小小的阿猫阿狗跳出来,玩劫道打伏什么的,在严阵有序的军阵面前,最后也只能变成无脑猪突的一波流。
就连近身战斗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整齐而严密的阵列排射,给迅打垮或是击溃斗志,彻底放了鸭子做鸟兽散了。
然而,过来了屏州与耀州的交界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出乎我的意料了。那些位于屏州境内那些城邑和大型聚落,几乎是一鼓而下。
只要我的先手营团,列队逼进过去示威性的放一排枪,对方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开门出降了。
简单的就像是喝水吃饭一般,倒让我军之前警惕和严阵以待,可能有一连串紧张激烈的攻守鏖战的打算,就此扑了个空。
而对方如此作为的理由也很简单,
因为之前各家的出奔事件,这些城邑内的防务也就是极度空虚,被留下来的新封诸侯留守残余,又担心地方上薛氏旧日臣民的反扑和清算,是以迫不及待的纷纷对准了我们这支,尚且算是同盟关系的友军,各种投降献城的。
当然对此我也自由分寸和处断,愿意继续追随本军当地作战的,给予适当的额犒赏和安抚,简单的整编和重新武装起来,权作临时维持的辅助部队;
不愿意久留地方的,也给他们提供安全归还本家领地的路径和便利。
就这么一路接受和编成,一路稳稳推进着,终于抵达了屏州府——屏城。也是顾名思义,面对山外草原的边镇和第一道屏障。
....
同一个时间,
山南东道,邓州境内,荆紫关上下。
随着墙头绽放的火光和不断跌落坠下的身影,以及墙下越堆越高的土坡和蚁附而上的甲兵。
苦苦支撑的守军和助战的土团乡兵们,浸泡在鲜血披沥中的毅力和坚忍,就像六月的暴雨浇淋冲刷过的泥尘一般,在飞快消散无形中,化作了无数扭身而走的溃亡身影。
继突破了商州武关以东的富水关,铁锁关、白阳关之后,这处伏牛山下都亟道最后的一道屏障,山南东道与河东道、河南道交汇的要冲,也宣告落入了南朝中路荆襄大军的手中。
在一众打着旗幡仪仗的亲兵护卫下,身为敌前都统制的王端臣,跨过残破不堪的栅栏和壕沟,又穿过多得无法落脚的尸横遍地当中,被临时清理出来的一条过道。
“终于又打回来了。”
他微微有些感触的看着前面宏伟的关城,再度被插上大梁军旗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