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了半个身子,道:“你的意思是,我弄个海外公司也行”
国人在海外开设公司的,也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风气,大部分是做一个港资企业,回国骗取优惠,且以皮包公司居多。真正的海外公司,在中国还是比较敏感的词汇,在很多行业,中国人的海外公司,都与偷税漏税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海外公司的存在,的确有减免税赋的考虑。
在国外,开一家公司在维京群岛是合理避税,在中国,这就变成很难界定的事了。
苏城赚的利润够多,向来是不招惹多余的麻烦,尤其是思想界和政界的麻烦,他总是以谨慎为主。
不过,郑部长这次的手段,还是把他给恶心到了,或者,用危机感来形容也是一样的。
开一个海外公司也不错,总不至于国内一紧,公司就停。
苏城这么考虑的时候,自然更愿意减少政策面的风险,看着参赞,又问:“国内能允许我开海外公司”
“我觉得能谈。”参赞干净利落的道:“我不能保证,但我觉得,你抓住这个时间申请一下,批准通过的可能姓还是很大的。”
“哦,那就申请吧,哪个部门批准这个”
“我也不清楚,多盖几个章好了,我们想办法给您盖。”参赞光棍的很。
苏城点点头,又按了一下暂停键,继续坦克大战。
参赞又蒙了:“要是上面允许大华建海外公司了,您是不是能介绍我们见一下阿利耶夫”
同样是见阿利耶夫,苏城介绍的效果肯定不同,只要通过他介绍了,参赞就有办法搭上线。
拉关系走后门这些功夫,中国的官员们向来顺溜的很。
不料,苏城盯着屏幕,依旧是拒绝道:“不行。”
“还不行”
苏城不搭理他。
参赞求救的看向焦国平。
焦国平不好拒绝,只得站出来笑道:“苏董,海外公司一项以外,还有什么要求,你都提出来好了。”
苏城眼皮子抬了下,问道:“郑部长是什么情况怎么就派你们两个来了。”
参赞一看,好么,这是要副部长道歉的节奏吗
焦国平也是眼皮子狂跳,忙道:“郑部长事务繁忙,我们是打前站的,国内的事不清楚。”
“哦。”苏城转头继续打坦克大战。
参赞那个憋屈,心里狂吼:我儿子以后要是敢玩电子游戏,我揍死他。
可该说的话还得说,两人曲意奉承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