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十四章 夸街(3 / 4)

超级能源强国 志鸟村 3079 字 2021-06-06

时间不许超过12小时,我看有人敢不睡觉。”

苏城哑然。

他的思维又穿越了。放在20年后,连续三班倒或者12小时工作,指不定要引起多少抱怨和抗议,但在80年代国企普遍开工不足的背景下,能够加班加点的进行生产,简直令人嫉妒的眼红。

在农民年收入三四百元,现金不足百元的背景下,大华实业的薪酬水平堪比后世的外企,这种情形下的加班,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苏城突然想到舒兰那日用荤油做春卷,说板油难买,转头问道:“那工人拿到工资,能买到商品吗”

陈良嘿嘿一笑,道:“抢呗。”

身边几位大娘,也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的10年里,通货膨胀和物资紧张轮番儿出现,有时候一起来,衣服、被罩、火柴、副食品,或者冰箱、彩电、洗衣机……无论是耐用品还是日常用品,都在抢购的范围内。

苏城也遭遇过抢购浪潮,只是有了美元后,改去华侨商店购物——中国人生产的最精致商品,这个时期都是用来换外汇的,在不追求高科技的前提下,生活品质并没有多少降低。

“以前,咱们遇到物资短缺怎么解决”苏城一边问,一边向办公室走去。抢购来的多了,各国企都有自己的招数。

陈良就得意的笑道:“我们以前都是换。咱们和化工厂的关系好,给他们多批点材料,再通过他们联系化肥厂、化纤厂、再联系地方物资局、副食品厂和布料厂。这几年油田效益好,从上面也能要来东西。”

苏城也笑,这个交易链可真不短。要说起来,八九十年代,甚至到21世纪初,工业上游企业的生活都不怎么样。

进到办公室里,陈良更是食指向上,点睛道:“最主要的是,油田有外汇。”

苏城颔首。初来东*营,他就见识到了油田的进口大客车,对油田的外汇价值深有体会。

不过,在苏城眼里,吃不起肥肉,说起幸福多少有些心虚。

苏城想了想,道:“陈主席,你能不能给咱搞一批好肉大家劳动强度这么大,清汤寡水的,身子怕是撑不住。”

东营有肉铺,数量还挺不少。但职工一方面舍不得买,一方面要抢着买肥肉。谁都舍不得把有限的钱,花在排骨和腱子肉上。

苏城所谓好肉,在此时有一个形象的标准“四指厚的膘”。

在饲料尚未大行其道的时候,膘肥体壮的猪,还真是挺稀罕的,味道也相当不错——不是体魄健壮,基因优良的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