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护送下,郭阳离开了海河流域,又相继来到了辽河、淮河等河流沿岸城市。
这两条河流同样是重度污染,氨氮、重金属污染显著。
留下了一些净化水质的动植物后,郭阳又相继去了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
相比海河、辽河、淮河,这几条河流要好了许多。
主要是得益于中上游在大力搞绿化,水质较好,但到了中下游,同样存在各种污染和超标。
对这七大水系的治理,必须得有强硬的行政手段。
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对污染源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全面控制。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大量的企业因此倒闭。
但并不会影响到根本。
同时也会一步步催生能实现清洁生产的企业。
而后才是治理,这就是嘉禾所擅长的了,恢复湿地,疏浚底泥,推广生物修复技术,生态补水……
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因为在长期的污染环境下,被污染的河道自净能力严重下降,水生态恢复缓慢。
但嘉禾想把这个时间缩短。
作为治理主力的嘉禾承受了诸多压力,企业主咒骂嘉禾,地方官也不待见嘉禾。
市民可能会觉得保护环境好,但在舆论大潮下,也鲜有人开口支持嘉禾。
只有国外在为嘉禾唱赞歌。
因为华夏强力的环保政策,降低了国内工业品的竞争力,让西方企业得以喘息。
明眼人都知道国外在为嘉禾背书,如果不是民族企业家的护身符,郭阳都可能被打成卖国贼了。
层层压力之下,即使嘉禾背后有人,内部也加强了管理,尽量杜绝被人抓到把柄。
但时间拖得越长,对嘉禾越不利。
在郭阳的督促下,不计成本的投入下,七大水系的治理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与其一起的还有三大戈壁和大气污染治理。
但相比七大水系,三大戈壁的环境偏僻,关注的人少。
而大气污染,打交道的多是央国企,在行政命令下,这些企业对采用清洁生产并没有多少抵触。
相反还积极参与植物造林。
这就不得不提到郭阳曾培育的碳中和植物,如今不论是乡土树种,还是园艺植物,都积累了丰富的苗木资源。
同时植树造林也是河流和湖泊治理的重要治理措施之一。
再加上还在扩张之中的能源林,三年时间里,国内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