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零七章 糖业公司(4 / 5)

按平均9吨甘蔗生产1吨,甘蔗按500元/吨算,每吨蔗农收入为4550元。

然而,国内每吨白砂的售价却从一年前的6200元/吨左右,降到了如今的5000元以下。

再加上管理成本、约8%的税收,即使6200元/吨,制厂都不一定有赚。

5000元/吨只能血亏。

而且,阿三今年的产量暂且不明,外围市场已经降到了4000元/吨左右……

国内原料成本上涨,外围原料成本下降,一增一减后,血腥、绝望、残酷,笼罩在国内制厂的身上。

然后,在这个时间节点,嘉禾业向崇左永凯左江业公司发起了并购请求。

没有任何意外。

嘉禾业以 />

扩建、并购,就是邹坤要做的事。

而毕强在了解了天1号的基本情况后,就去拜访了省里分管甘蔗行业的专家和领导。

这时候,桂省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甘蔗产业办公室,毕强只能一个个去跑。

桂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桂省农垦甘蔗研究所、桂省、云省、粤省……

联合各方力量研发推广新品种。

天1号的亲本资源也会对外开放,这是郭阳特意给毕强强调的。

一是让国内新品系尽快形成力量。

二是加快推广,科研院校仿制需要时间,三四年时间是没跑的,天禾可以赚这几年的高额利润。

每亩用种 />

桂省甘蔗种植面积约1400万亩,相比上一年缩水了不少。

甘蔗又分为宿根蔗、春植蔗、秋植蔗、冬植蔗。

一年新植蔗按500万亩算,需要健康种苗300万吨,产值可达60亿元。

天禾只需占据不到20%的比例,每年的收入就能突破10亿元。

而目前,桂省的甘蔗种业公司交易额尚未突破1亿元,天禾定下的目标已经极高。

南宁,武鸣,大明山下。

毕强和邹坤刚在南宁业东江公司参加完一场现场会。

会上来了诸多领导和专家,一起见证了东江公司蔗田天1号的旺盛长势,无不被其折服。

毕强笑道:“邹总,南宁业也亏损严重,干脆也一起收购了吧?”

“我倒是想,市值也不高,十几亿元,集团拿得出,老板也肯定会批。”邹坤摇了摇头,“但是省里肯定不好同意,南宁业好歹也是国内制业龙头之一。”

南宁业,国内最大的国有上市制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