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五十二章 体系的胜利(求月票!)(8 / 10)

受雪灾影响较小,但苏农农资排查后,上千家连锁网点需要及时补库。

化肥节节高涨,农民默默承受

豫省,

南北受灾迥异,肥价高势相当。

桂省,

肥价大幅上涨,农民无力承担。

赣省,

天气转晴,复合肥价格相比去年却涨了一千多元,价高货紧,经销商紧张,农民期盼更多补贴。

东北,

依靠南方磷胺支持的形势更为严峻。

湘省,鄂省,

告急,农民望肥兴叹。

农资企业派出了大量队伍,前往各地组织货源,催促厂家发货。

然而,有专家预计,今年春耕全国化肥的缺口依然有两百多万吨。

春耕在即,风雪中,农资行业却面临着大考。

农资价格是诸多问题交织的核心,也是行业关注的焦点。

2月15日,湘省供x社向全行业发出了倡议:保供稳价促春耕。

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负责人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化肥储量比往年更少,风险更大。”

“整个湘省,仅有德农农资是满仓储备,但面对全省的需求,供需紧张。”

“而且,农资价格太高。”

所有人都知道德农有存货,但都以为这厮会默默的赚大钱。

然而,让全行业意外的是,德农农资带头向灾区捐赠了1000吨化肥。

随后,各地的农资企业纷纷慷慨解囊。

中化捐赠百万现金和100吨肥料,

浙省农资捐赠100吨肥料,

鲁省施可丰派出运输车和农化服务救援分队……

但德农的总经理袁文武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德农会以正常的市场价格向市场供应化肥。”

对此,许多农资人嗤之以鼻。

德农按市场价销售,在他们看来,价格依然高得离谱。

在固有的逻辑里,当农资价格高时,农民种地就会亏钱,也就不会在化肥上投入。

许多人认为德农的连锁门店,化肥销量也高不到哪儿去。

这就是一笔有价无市的买卖。

然而,更多的人从去年就意识到这种固有逻辑已经改变了。

现在的价格虽然高,但粮食亩产量的进步,让能承受如今价格的农户也不少。

事实也是如此,德农的门店不说人挤人,却也有稳定的客源。

销售一路向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