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敌(5 / 10)

因为它本身的自残能力特别强,种群数量多了就会“自相残杀”。”

“目前,掌握了饲养方法的只有赤眼蜂、草蛉、瓢虫等少数几类,但工厂化生产线,还需要多部门配合尝试。”

“大胆的试。”

郭阳毫不犹豫的说道,虽然他对昆虫学不是很了解,但只听了一会儿,他就知道徐学农肚子里是有货的。

而且应该已经思考过了如何发展天敌产业,他这时候要做的就是支持,支持,再支持。

“试错成本并不怕,怕的是错过了,需要什么就直接往上报,我会给瞿阳、蒲飞、余秦打招呼的。”

徐学农合毕强都郑重的点了点头,这样肯投入的老板是所有科研人最喜欢的。

天敌工厂对国内来说是新鲜玩意,采集比较轻松,但和生产一样,监测也是一道难关。

因为昆虫种群是动态变化的。

而掌握了‘怎么变’,才能为后续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不然得话,就这么直接投放天敌,反而可能会破坏了生态平衡。

话题又回到了最初的天敌中心。

和种质资源库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一种资源储备,好像埋藏的矿产,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拿来用。

但和种质资源库可以依赖国家资源不一样,天敌昆虫资源在国内的基础研究很少。

三人在一起进行了讨论。

最终,郭阳说道:

“建国家级的天敌中心不太现实,但可以从地区级开始,辐射嘉禾发展有机农业的地区。”

“一边采集监测,一边扩繁生产,再直接对接田间对头,进行实际应用。”

徐学农想了想,说道:“最好选择价值比较高的农产品。”

“是这个理。”

“行,那就这样吧。”郭阳说道:“走,收拾下,一起回去,现有的资料给我搜集一份。”

不一会儿,郭阳就拿到了徐学农等人已经分析好的昆虫资料。

晚上,郭阳请毕强,徐学农,以及未来天敌昆虫资源中心的其余几名成员,一起去吃了顿大餐。

对新成立的队伍进行了一番勉励,并表达了自己的重视。

尽早建立一支天敌大军。

等回到家后,郭阳才有时间查看了昆虫资料,上面记录了各种天敌昆虫的信息。

异色瓢虫、中华草蛉、赤眼蜂……以及对应的白蛾、蚜虫、蚧壳虫等害虫。

随后郭阳又拿出装有捕食螨等昆虫的白色瓶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