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前,众姐妹还是待在万花宫为好,幸好夫君未雨绸缪,从我这学了桃花岛的护岛阵法布置在了绣玉谷,加上万花宫原有的机关陷阱,无论是谁遇险,也能抵挡一阵子,撑到邀月出手。”
赵福金道:“万花宫的事情,我们现在是鞭长莫及,帮不上忙,我明日便与师师启程赶去襄阳,一切听夫君如何安排。”
黄蓉点了点头,她与郭芙郭襄不想去那个伤心之地,留在别院等她们归来。
。。。。。。。
樊城下,欢呼雷动。
韩世忠、刘锜、岳飞三路大军先后抵达附近,与张三胜利会师。
不久后,吴玠派其弟吴璘也从洛阳赶到了樊城,共议收复汴京大计。
张三向赵楷推荐的七大将领中,除了李显忠是自己的副手吴璘是吴玠的副手外,曲端、吴玠、刘锜、岳飞、韩世忠都已是大军主帅,七人也都知道自己能在新帝上位后火速擢升,全赖张三的极力推荐。
是以,诸将之中,张三年纪最小,却隐以他为首。
张三知道这种格局日后肯定会影响自己与赵楷的关系,所以特意向皇帝推荐了军方德高望重的宗泽与种师道两位老将前来襄阳督战,指挥收复汴京之战。
两位老将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大好,不过报国杀敌之心不减当年。
好在,只要两位老将出现在前线,便是定海神针,士气无忧。
历史上,但凡徽宗钦宗高宗少上一个奇葩的骚操作,北宋就不会有靖康之耻,南宋就不会那么憋屈。
张三拥有上帝视角,又遇上了赵楷这个比较有种的皇帝,哪里还需要什么系统金手指,将几个合适的人丢到合适的位置,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自六月末,大宋六路大军齐发,曲端的西军向河东解折家军之围,而后合力收复河东全境。
吴玠率军从西北,岳飞率军从东,韩世忠与刘锜两军分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抵汴京城下。
张三率军于汴京东北方向的陈桥驿等地结下营寨,阻挡蒙古军的援兵。
宗泽坐镇襄阳,种师道亲临汴京城下指挥诸将。
一战打出大宋八大侯的汴京之捷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