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章(3)风湿湿邪困扰?解析湿家下症状与调理(1 / 3)

原文: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湿家下之”,指的是患有湿病(中医中一种因湿邪侵袭所致的病症)的患者,如果采用了下法(中医治法之一,通常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使病邪从下窍排出,如泻下法)进行治疗。“额上汗出,微喘”,描述的是患者额头上出现汗液,伴有轻微的喘息,这可能是由于体内湿热邪气外泄或正气与病邪斗争的表现。“小便利”,指的是小便通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湿邪通过小便排出的迹象。

然而,“若下利不止者亦死”,则是一个严重的预后判断。如果患者在接受下法治疗后,出现腹泻不止的情况,这往往意味着病情可能正在恶化,正气衰弱,无法有效固摄,或湿邪过盛,已伤及根本,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生命可能会受到威胁。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对于这类病症的治疗需要极为谨慎,需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病情轻重以及病邪的性质来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以期达到驱邪扶正、恢复健康的目的。

原文:问曰: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阴天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描述的是风湿邪气侵袭人体,导致全身关节疼痛的症状。按照中医的治疗原则,对于这种情况,通常认为应当通过发汗的方法,使邪气随汗液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即“法当汗出而解”。

然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虽然医生判断可以发汗,并且也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但患者的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可能更加严重。特别是在阴天雨天不止的时候,这种情况尤为常见。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中医的治疗原则虽然看似简单明了,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需要极为精细的辨证施治。对于风湿邪气侵袭所致的疼痛,虽然发汗是一个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特别是在阴天雨天,湿气较重,人体更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此时如果盲目发汗,不仅可能无法有效驱邪,反而可能伤及正气,导致病情恶化。

其次,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都是独特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即使采取了正确的治疗方法,也可能因为体质虚弱、病程较长等原因,导致病情难以迅速缓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