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26章 墨妖 三(1 / 5)

猪星高照 蛮民 4058 字 2021-06-20

听张一平说了半天依就没有说到正题上,丁老板忍不住追问:“张老师,你能不能直接说这位制墨的名家究竟是谁,怎么一个制墨的人还能影响到历史,这话也太夸张了些吧。”

张一平再次长叹:“不吊你的瘾我的心也不舒服啊,之前在你这见到这两方墨之后,我就回去到处查资料文献,心想历史上那有位宁王会制墨,可能制墨,可是这么多位宁王当中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最为出名,也最有才华,是一个少有的皇家道教学者。可是翻完有关他一生的典礼记录都没听说过他做过任何一块墨,那怕是兴起玩玩都没有。”

“你看这两方墨虽各有缺损,但细腻油黑,历经几百年仍有一股淡淡的墨香。在古代,老百姓看不起病的时候,甚至会把老墨当药,或涂墨或吞墨,常有奇效。不过必须是有好墨才行。富贵人家收藏墨就更讲究,把墨放在书房或寝室之内,房中就会洋溢着淡淡的墨香,这墨香能令人神清气爽。所以过去的书法家,画家都比较长寿,就和这墨香不无关系。”

“可惜现在老墨已经不再生产了,也没有多少人懂得造墨,这当中的工序并不是现代的墨水做法那么简单,所以本来就很稀少的东西就变得凤毛麟角。同样现在学书画的人为什么画出的东西总达不到先人名家的效果也和这墨有关,老墨所呈现的效果不是现在的墨水所以比拟的。故此很多书画名家,难能得到一块老墨,特别是好墨,就是老墨的碎块也奉为珍宝,若非必要轻易不会使用。”

“回去之后我不但查了有关宁王的所有资料。就连和宁王有关的人也查了不少,当中还真有几个名家和这些宁王接触过,但他们所制的墨特征都不像这块,后来无意中跟这位老哥提起,他给我提了个醒。历史上除了大家熟知的几位宁王,另外还有一位宁王倒是个笔墨丹青高手,他就曾经亲自做过墨,还做了不少块。”

张一平说了一大堆,用手指在茶杯里沾了点水,然后在桌面写了个走之底。笑了笑接又在上边加了一个字。两字相连就成了一个“遂”字!

“遂!这遂字和后边的宁王有什么关系?”丁老板问道。

张一平没再继续往下说,转头看向曲文:“你既然肯一口价买下这两方墨,只怕是早就知道这些墨是谁制了的吧。”

如果没有张一平提醒,曲文这会也不会猜到是谁,可是当他说这两方墨是“墨妖”的时候。曲文就已经明白了。

也学着张一平在手指上沾了下茶水,慢慢的写下三个字。

宋徽宗

“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