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这些东西为华夏民族数千年文明,不断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墨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石代,祖先们就曾经用带有颜se的氧化铁矿石,也就是墨的一种,将其压碎兑水,然后就可以拿来写字绘画。后来到了殷商时期,开始有商家批量造墨。
而最早的名家制墨史见于汉代,当时的名墨有榆麋(今陕千)的松烟墨和延川(今延)的石油墨。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韦诞在松烟中加入了蛋清、麝香和珍珠,开创了在松烟墨中添加珍贵辅料的先河,制造出香味独特的高品质墨锭,树立了华夏墨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唐朝时期之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制墨业也得到长足地发展,出现了奚超、奚廷圭这样的制墨名家。这时也开始在墨上加印刻字,使华夏墨不仅是一种写字的颜料,更成为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唐朝制墨名家李阳冰曾经制做过巨型的御用墨,如果能留到现代可想而知其价值会是多少。
后来到了南唐五代时期,为躲避战乱,易州(今河易)墨工奚超、奚廷圭父子逃难到歙州,发现黄山一带的老松树油脂很多,品质优良,是制墨的好原料。于是开始在歙州制墨。由此,徽墨变成为华夏文房四宝中墨的代名词。此后各朝各代都有名墨名家出现,像宋代的张遇、沈桂、潘谷等等都是制墨大师。
将老墨跟砚台拿了出来,细细看了会,几块老墨黑亮如漆,质地细腻无杂质,凑到鼻前可以闻到淡淡的墨香,有两方上边还有描金,清晰刻着商家的款识,是清末的大商号,加上上边包将自然莹润,一看就知道是清末的老墨。
若是从前曲文可能会直接问价然后买下来,现在眼界高了这些东西最多是看看,买回去不会拿来用,又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不会出手。
将几块老墨放回去又看了几眼桌面的砚台,年代差不了多少,全都是清末民初的东西。在心中微微叹了下,果然这样的小店很难找出好东西来。
“老板麻烦你把这些放一下。”
见曲文不买,老板失望的捡起老墨和砚台,在他放东西的时候曲文看见纸箱里边还有两方老墨,便随口问了句:“老板那不是还有两块墨吗,既然拿出来了就都一起让我看看。
“这两块吗?”。
店主应了声从纸箱底拿出两块墨,说实话要不是讲究顾客至上他连拿都懒得拿,因为这两方墨都是残缺品。之前那几方曲文都没看上又何况是这两方。
老板倒是个老实人,将两方墨拿出来后对曲文说道:“我也不骗你,这两块墨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