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伊斯兰教玉器’,主要来源于印度、土耳其、新疆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地方,由那里的工匠制做出来的玉器就叫做‘痕都斯坦玉器’。而‘痕都斯坦玉器’在清代中叶受到清朝皇族的大力追捧,乾隆帝曾多次作诗赞誉,纪晓岚也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可见其在清代玉器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痕都斯坦玉器追求玉材纯净之美,一般一器一色,没有俏色做法,但部分玉器会嵌有金银细丝及红、绿、黄、蓝宝石或玻璃,呈现出典型的阿拉伯灿烂华丽装饰风格。玉器的雕工与华夏传统玉雕差异较大,玉壁一般极薄,花纹多般采用剔地阳纹,所有的隐起花纹都要磨去琢痕,使得整件玉器特别圆润。”
“从乾隆33年到嘉庆22年的近50年间,全国各地向朝廷进贡了至少800件痕都斯坦玉器。同时清廷的驻外大臣也购买了一些玉器进献给乾隆皇帝。但痕都斯坦风格玉器因过度耗费材料且使用上容易毁损,因此乾隆皇商在晚期下旨停止制作。而清宫中的痕都斯坦玉器大多都收藏在乾清宫暖阁和圆明园殿座之中。可是这两个地方先后经历了一场大火和一场浩劫,致使清宫中的痕都斯坦玉器全数损毁流失。如今能找到的都是玉制器中的最精品。”
曲文慢慢说完,九太爷点头微微笑了下,没有说话抬手示意让曲文继续说另一件瓷碗。
曲文又看了看桌面上的瓷碗,正声道:“这件应该是咸丰年间的青花缠枝莲纹碗,目测而观直径在十五厘米左右,撇口、敛腹、圈足,外壁以青花满工绘满缠枝莲纹,四朵大的花叶上托着莲花,小花叶叶面呈双开裂,构图较为繁缛,青花发色浓艳,胎体细薄,釉色泛青,这全都是咸丰年间的青花瓶做法和特点。”
曲文说着把瓷碗一翻,下边果然刻着“大清咸丰年制”。
没等九太爷说话,曲文又继续说道:“咸丰年间可以称得上是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外有英、法等列强虎视眈眈。加上朝政**,生产凋敞,制瓷业愈加衰落,因此咸丰年间的制瓷数量极其有限,传世品更为稀少。”
“咸丰青花瓷的造型与道光时期大体相同,但略显笨拙,民窑尤其明显,官窑器中则有少量精细产品。按这一件的胎质,釉色和落款来判断,应该是件难得的官窑真品。”
曲文把两件东西鉴赏完毕,年代出处巨细无遗,等他说完几位太爷都露出欣悦的笑容。
九太爷对二太爷笑道:“二哥我没问题了,你说吧。”
曲文不知道几位太爷弄的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