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知道我搜索了什么,我在浏览一个页面的时候,不必担心网络另一边是不是有几个恶心的家伙正在窥探我的隐私,再没比这更开心的事了!”
“……大概他也发现了自己的不切实际,所以他转换了目标,幸运的是,这次受苦的不再是用户,不幸的是,一位老人受到了他的蒙骗!”
“这个所谓的地图公司,根本就是哗众取宠的产物。”
《纽约邮报》最大的卖点就是这样辛辣的讽刺,这期的报纸,成了Facebook反对者们的收藏品,他们在网上大肆传播。
不过其他媒体倒是不会这样没下限,比如《探索者》就在最新一期,分析了三家公司成立的背景,撰写文章的记者,倒也称得上神通广大,他居然通过各种信息,挖出了Facebook曾经邀请乔布斯旁观会议的事情:“……根据我的调查,就在几天前,安俊赫匆匆自日本飞抵美国,并在短暂的休息后,便紧急召开管理层会议,据可靠消息,他强制要求所有能安排出时间的管理层必须到场……而就在那天的同一时间段,有可靠消息表示,史蒂夫.乔布斯在菲尔.席勒的陪同下,在他的办公室呆了一个多小时,事后乔布斯表现的非常焦虑,以至于他又随口解雇了一个可怜的清洁工人……”
“我们有理由相信,乔布斯远程旁观了Facebook的管理层,安俊赫就在这个会议上,说服了Facebook的管理者们,也说服了史蒂夫.乔布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无法得到会议的具体细节,双方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严格的保密限制。但这些资料已经足够我们分析出,安俊赫一开始就是冲着苹果去的,也许和苹果的新产品有关,他似乎又有了什么新点子,我对此拭目以待!”
无论贬低还是称赞,其实核心意思都差不多,明确表示所谓地图公司是浪费资源也好,拭目以待也罢,实际上都是同样的抱着不看好的观点。
这方面,《旧金山纪事报》特意在采访目前最大的电子地图供应商——谷歌时,向施密特询问对于安俊赫筹备的地图产品,他有什么看法,施密特不予回答。
许多媒体把这解读为不屑。
这是很正常的态度,就像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经也被问及Xbox360是否有信心抗衡住索尼Ps3的冲击,比尔盖茨也用过这样的态度。
一位对电子地图略有了解的技术顾问,在一篇报道文章的咨询中说道:“地图的建设不是立刻就可以开始的,它的底层数据非常简单,难处在于丰富它的过程,在于它后期修正精度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