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墓涩,明清石灰太扎嘴;
商周古墓腥味重,秦汉朱砂味太浓,春秋战国不用闻,带土就有清糕泥。
秦埋岭,汉墓坡,商周出在河两边;
春秋战国埋山顶,秦汉大墓埋山岭,东汉南朝选山腰,隋唐宋尸坡下挺。
山随水曲抱弯弯,有穴分明在此间,飞蛾就在墓上面,雪花飘过立成盐;
雷电交加定有墓,朽木附近你别找,有墓就在山岭间。
春秋战国是红土,西汉回填用黄土,东汉不用黄沙泥,唐宋墓坑多黑土;
商周古墓上面大,春秋战国下面大,以后朝代变化大,宋方唐园汉匍多!
口诀很多,但面对时间的沉淀,具体挖的时候,还是得以经验,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调整才是。
毕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
不过,以上这些,仅仅只是针对土夫子来说的。
对于秦云这样的修真高手而言。
打特么什么盗洞,当土遁术是摆设啊!
法力流转,当把身体包裹起来后,原本坚硬厚实的土壤,就仿佛变成了流水一般。
重心稍稍往下一压,秦云的身体便直接钻进了土壤之中。
不仅如此,在法术的施展下,位于泥土中的秦云,甚至生出了如鱼得水的感觉。
前后下沉了大概七八米的高度,不等秦云继续往下沉。
在神识的探查下,一排排的翠绿琉璃瓦,也是出现在了他的感知当中。
为了保证自己百年以后的安稳,墓主人在墓穴之中设计机关,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而随着生产力和技术的进步。
不同时代,自然有不同的防盗机关。
北宋辽金时期的古墓不像唐代以前。
唐代以前都是落石、暗孥等机关,北宋时期防盗技术相对成熟起来。
尤其是一些贵族墓葬,虽然不可能做的象帝王墓那么大的工程,动员的人力也有限。
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
对于普通人来说,那依旧是一笔堪称庞大的资源。
而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的东西可是一点都不含糊,否则也配不上这块风水宝地。
就好如此时出现在秦云神识中的这些个瓦片。
如果没有看错,这应该就是北宋时期,大名鼎鼎的天宝龙火琉璃顶了!
这种结构的工艺非常先进,非技艺精湛的皇室工匠不可造!
墓室中空,顶棚先铺设一层极薄的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