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道修行中,缘与劫是两个重要的概念。缘指的是修行者与他人、事物之间的因缘关系,而劫则是指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劫难和考验。以下是一些关于仙道修行缘与劫的修行者的故事:
1.阿难的五百年情劫
在佛教故事中,阿难是佛祖的弟子,他爱上了一位少女。佛祖问阿难有多喜欢这女子,阿难回答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这是阿难的情劫,他愿意经历五百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只为能在那位少女走过石桥的时候看她一眼。这段纯真的情需要三个五百年的锤炼,而三个五百年对于修仙者来说也是仙劫。
2.菩提祖师的五百年仙劫
在《西游记》中,菩提祖师向孙悟空讲述了修仙之人的三个五百年的仙劫,具体的说法叫作三灾。修仙者在修行之后虽然可以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上天会降下雷灾打击修仙者。这个时候修仙者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过五百年,上天会降下火灾火烧修仙者。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修仙者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过五百年,上天又会降下风灾吹杀修仙者。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风’。自修仙者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菩提祖师所说的三灾每五百年发生一次,是修仙者个人的遭遇,需要有预知三灾的能力,最后再设法躲过。
3.卫叔卿的云母仙缘
在中国古代修仙故事中,卫叔卿是中山人,他自幼痴迷仙道,修身养性八十余载。某日,他留下书信,表明欲往华山求仙,此后便不曾归来。四十余年后,汉武帝派遣使者梁伯之前往中山,找到了卫叔卿的儿子度世。度世讲述了父亲的修行历程,并在武帝的命令下与梁伯之共赴华山,探寻卫叔卿的踪迹。在华山,度世看到父亲正与几位仙人围坐对弈。卫叔卿向度世透露了未来的天机,并告诉他在家宅西北柱下留有一仙方,依方制药,服之可长生不老,腾云驾雾。度世回到家中,依照指示挖掘,果然得到了一个玉函,内藏飞仙之秘。他按照仙方炼制五色云母,服用后果然身轻如燕,随后将这门技巧传授给梁伯之。最终,二人均得道而仙逝。
这些故事都反映了仙道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缘与劫,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修行和领悟,最终达到超脱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