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曝兵力高达180万,且拥有坚固防御工事,这一仗怕是不太好打。”
“华北、满蒙、朝鲜都有日军防备,兵力不占优势情况下,该如何进攻?”
众人开始在地图上推演战局,结果发现还真不好下手。
攻打华北日军,战线拉太长,后勤补给将变得困难重重。
收拾朝鲜日军,远东本土可能空虚,搞不好关东军会趁机偷袭。
如果进攻关东军,华北、朝鲜日军会增援,陷入多线作战。
陈瀚煊不用推演,远东地图早都印在脑子里了:
“日军具有兵力优势,确实如此,但有一个问题,日军兵力也太过分散。”
“且关东军、朝鲜驻屯军、满蒙伪军、华北日军各自防区不同,相隔太远。”
“日本嘴上嚷嚷着拒绝投降,但180万日军绝不可能同时集中在满洲作战,就算要支援,起码也要两三个星期以上时间动员!”
听到这话,杨立青不由得问道:“元帅,你的意思是?”
“出动150万军队,从东面伯力、西面外贝加尔、北面满洲里三个方向进攻70万关东军!”
陈瀚煊将几枚小旗子插在满洲几座大城市上面:
“各部配合,务必在一星期时间内击溃70万关东军,给予日军最大震撼,届时华北、朝鲜之日军,必定不战而降!”
一星期粉碎70万关东军并非易事,但陈瀚煊可不是吹牛。
日后远东苏军就只用了一星期击溃关东军,犁庭扫穴之势直接给日军士气干崩溃了。
加上两枚蘑菇弹爆炸,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关东军乃日本最精锐陆军,我的战术就是速战速决!”
“利用庞大兵力优势,对满洲关东军施行致命性打击,一战而决!”陈瀚煊最后拍板道。
本来调集150万苏军至远东就是为了尽快搞定日本,哪里能打成长期堑壕战?
陈瀚煊还等着登陆日本当太上皇呢,战事当然是越快越好。
百万大军直接南下横推,一战打断日本脊梁骨!
听完战术后,众人都觉得可行。
杨立青说道:“那就请元帅具体安排指挥人员!”
“东、北、西三路大军,西路30万兵力由布柳赫尔指挥,葱花外贝加尔方向通过内蒙沙漠,越过大兴安岭山脉,攻占奉天!”
“北路30万兵力由杨立青指挥,由满洲里方向进攻哈尔滨,齐齐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