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丝讨价还价的样子。
宋朝朝庭不爱他,可宋朝朝庭,能代表这个国家吗?
那千里如画江山、那亿万无辜百姓,那礼仪道德的太平盛世,或许才是文天祥心中的“国家”,为了这个“国家”拼尽一切,哪还需要什么理由?
至于皇帝、群臣势力?
因为这些人没了骨气、当了降臣,自己就也可以跟着心安理得地投降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一个囚徒的力量,能有多大?
文天祥每活一天,他的风骨就刺痛着无数的宋人,激励着无数的反抗者!
在当时各地的反元势力中,几乎每个人,都在高举“文丞相”的大旗,以此获得大义名分。
在起事时喊出的各路口号中,有扬言“救出文丞相”的;也有匿名书信中,言“某日率兵马为乱,可保丞相无忧”的,那个囚室中的不屈文士,以实际行动,让这个世界知道什么叫“文人风骨”!
这样的文天祥,支援了天下的反元势力,身处囚室,影响却是时刻都在威胁着元朝朝庭……
这样的文天祥,刺痛了朝庭上每一个人的神经,文天祥活一天,他们的灵魂就要遭受一天的拷打!
满朝大臣,纷纷建言忽必烈,请杀文天祥!
一个人活着,让整个朝庭都想杀他,在林牧看来,此时的文天祥,已经超越了孔孟,堪称是史上最有人格魅力的精神力量了!
“精神力量”后面,或许后面需要加个“之一”,但林牧想了几次,也不知道谁的精神魅力,能超过文天祥……
……
劝降多少次了?
在历史上,劝降的记载数不胜数,
有作秀一般解个捆绳,就感动得跪地愿降的;有给其披上件披风,就纳头便拜的。
也有硬骨头,怎么都不愿降,招降人也懒得再招降,直接杀了了事。
但对于文天祥这样的“第三圣人”,忽必烈几乎是宁愿承担各种后果,也不想杀这样的“圣人”,哪怕是到了现在,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天祥,已经成为蒙元最大的祸患时,他依旧不想杀!
“你以对待宋朝的忠心对待我,我让你做宰相!”
这是忽必烈的承诺,可以想象的到,这个“宰相”,与先前那些降臣的宰相,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面对劝降,文天祥曾经冷言讽刺,曾经痛苦悲伤、曾经绝望欲死,但在这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