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汤克宽、郭琥这俩学员表现不错。”
杨一清这时回道。
朱厚熜听后便吩咐说:“传他们来,另外把他们近日的所作文章拿来给朕看看。”
杨一清拱手称是。
不多时,杨一清就先将两人的文章递到了朱厚熜面前。
朱厚熜拿过来后就认真看了起来。
按照朱厚熜的要求,京卫武学跟兴明书院一样,要采取新的教育模式。
所以,京卫武学的学员不但要学习操作新火器、新战车,还要学习新的军事理论知识,另外,还要自己对戎政与作战发表自己的看法,即要会写这方面的策论。
这是因为朱厚熜要求京卫武学培养出来的武官不能只是只知勇猛作战的大老粗,而是要善于指挥,要先有不错的军事指挥知识。
不多时,汤克宽和郭琥就一起来到了朱厚熜,且对朱厚熜行起了大礼:“参见陛下!”
朱厚熜一边看着文章一边说道:“都起来吧。”
“谢陛下!”
两人在应了一声后,就站起身来。
朱厚熜也在这时抬头看了两人一眼。
他发现两人虽然容貌稚嫩,但身材却都壮实如塔,明显是从小就在勤加练习,同时也非常自律,更说明其家风很正,家教很严,要不然不会这么骨骼强健。
要知道,由于大明朝文恬武嬉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武勋和军户子弟已经变得跟文人一样,只会骑躺着的马。
故而,朱厚熜只是看两人一眼,就已经相信杨一清没有敷衍是自己,是真的在严选出合格的子弟来自己的京卫武学接受培训。
“朕看了你们的文章,对边备的见解都颇为独到。”
朱厚熜这时也对两人说了起来,且说着就又笑道:“但朕认为郭琥的见识要更高一层,因为郭琥的文章中有提到注重士兵感受的话语,这一点,你汤克宽就没有注意到!”
汤克宽听后抿紧了嘴。
而郭琥则喜不自胜。
朱厚熜接下来也让两人向他展示了一下骑射之术。
两人表现的都很不错,而汤克宽或许是因为被嘉靖评价说他在兵法韬略上略逊于郭琥,也就在骑射表现的更加卖力,倒是胜过郭琥一筹。
朱厚熜倒是给两人都赐了赏,以表希冀两人都能为朝廷建功立业之意。
现在的大明正在逐步走向重振军事的地步。
在京师开始重振京卫武学,培养更加素养的庶弁将不说,扩兵工作也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