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起老夫来了!”
杨一清追了上来,亦步亦趋地喊道。
张璁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多言。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杨一清的确容易得意忘形,当年仗着武庙宠信,身为文官,公然和张永称兄道弟,如今位置首辅,也依旧手脚不干净,利用手中权柄操纵皇商进货渠道。
但现在军户改革还需要杨一清操持,张璁也没打算跟杨一清翻脸。
所以,他也就没有明着找人弹劾杨一清,和杨一清处于斗而不破的局面。
当然,他知道,陛下现在也还需要杨一清,也没有要弃用杨一清的意思。
毕竟杨一清勾结过内宦,是天下皆知的把柄,只要皇帝不想用他,随时都有理由将之罢黜出去。
现在,的确不是杨一清和张璁这两唯二留在御书房的大臣,进行内斗的时候。
因为军户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后,所出现的一系列激烈事件,也让朝中许多大臣开始惶恐不安起来。
尤其是对军户改革本就不怎么支持的大臣,自然也就借机兴风作浪,非议军户改革的正确性。
在午朝时,兵部左侍郎刘源清就率先出列言道:
“陛下,因为核查军户和军田役使侵占情况,卫指挥使庆恭杀清军御史与试御史数人,参将李瑾北逃投靠鞑子,更有江西都指挥司都指挥佥事赵杰叛逃参加叛军,泄露官军平叛路线,致使官军不得不重新规划平叛方略。”
“如今,南京崇信伯更是因为核查军户军田太严而自缢!”
“军官与势豪之家对抗核查军户和军田之激烈,实在是令人不安!”
“为免叛乱未平,而又起叛乱,又为免百姓因此惨遭荼毒,故请陛下下旨暂缓此军改,至少暂缓核查军田侵占之令为妥。”
刘源清说后,兵科左给事中鲁英也跟着言道:
“陛下,将帅与势豪之家侵占军田、役使军户乃百年积弊,非一朝一夕所能根绝,如今骤然核查,恐真会再有激变之事发生啊!”
“届时,北虏南寇,若也与叛贼勾结来攻,天下将至何等动荡之地,思之不能不令人胆寒啊!”
“故请陛下三思!与其现在急除此弊,不如先教化人心,以待将来,人心大变,再大革积弊也不迟。”
“另外,臣劾河南巡抚严嵩执法过严,易激起大变,故请陛下罢其职,以免河南诸卫所有势豪军官因此行过激之事!”
鲁英跟着说道。
这时。
张璁倒是冷声问道:“今日拖明日,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