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起来都能烤红薯了。
像陈牧这种小处长更是如同风箱里的老鼠,别说两头受气,四面八方都受气,委屈的如同刚过门的小媳妇。
可周青峰油盐不进,什么电话条子都不好使。要么滚,要么按他的意思来。这种强势对于官僚来说太难受了。
之前‘圣光’想在国内找家企业合作组装三轴机床,这么好的事一直没动静。就是有人背后捣鬼,以为这是个把柄,想给周大爷一点颜色看。
至于后来谁给谁颜色看,陈牧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他拐弯抹角向萧金浪透露过一些信息。
于是近两三个月有不少人家办了丧事,场面挺热闹的。
马主任打完了电话,确定周青峰行止,也跟着长叹——周青峰以为部委是想借他的东风去毛熊家抄底,但他错了。
大错特错。
部委很清楚自己没钱去抄底。
美帝在海湾发威,国内才发现自己有多落后。像国科委只能咬着牙上项目。可没钱就是没钱,把裤腰带勒断了也是没钱。
科研这事光靠理论是不行的,必须上项目实践。顶级的设计人员必须完完整整的搞几个大项目练手。
三十年后国内基建为什么那么厉害?因为练手的项目太多了。
而现在国内科研院所庞杂,但有限的经费真落到实际岗位却就那么些。
一个大项目,试验测试,技术管理,电控伺服火工品,流场振动传感器,密封电子机加工,相关学科太多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实在没钱养太多的人。
可如果不养人就会出现科研断层。一旦出现人才断层,就只能祈祷八十好几的老总师还活着,把他重新请出山来主持。
因为只有干过项目才有实践经验,才知道什么地方会出问题,才能少走点弯路。
知道说的是啥么?水下核力量。
部委当然想抄底毛熊家,但他们更想维持现有的人才梯队,否则人都跑了还搞个啥科研?
后世‘神舟’等航天项目屡屡成功,网上爆出项目团队成员,赞叹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开始挑大梁。
可细心的人会发现除了年轻人和老头,四五十的中年人却很少。这么明显的年龄断层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二三十年前应该挑大梁的人离开了。
现在就是二三十年前,国内的精英都在朝外跑。毕竟国外的收入和生活比国内好太多了。
部委没钱,就只能把人送到‘圣光’的顾问团来养着。周青峰要搞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