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老林,你算赶巧了!”
吴行长笑着道。
由于1988年价格闯关的失败,以及发生在1989年的经济低迷,
让夏国的决策者对未来的改革模式有了新的思考。
激进的思想退潮,一种渐变式的改革理念成为主流。
到了1990年6月,物价指数就已经降到了远低于危险界限的3.2%,
在通货膨胀被强行控制后,消费的持续低迷成为了一个新的全国性苦恼。
老百姓开始持币惜购了,银行存款猛增,所有消费品和物资市场都一片萧条。
这个问题甚至影响到了煤炭行业。
当年《经济日报》甚至开辟了专栏讨论起了“煤炭多了,煤炭行业怎么办”,
这个设问放在一年前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银行方面才准备开放银根,搞活经济。
否则的话,就以林长生这样的煤矿哪怕有袁书记的面子,也很难从银行借到多少钱。
“那么,荣行,吴行,你们能够借给我多少!”
林长生的问道。
闻言,两位行长对视了一眼。
吴行长用茅台酒沾了沾手指,在桌子上写了起来。
1000!
“1000万!”
林长生不确定的问道。
“看在书记的面子上,以及老林你的信誉,我们每家给你1000万,这样我们今年指标基本上完成了!”
荣行长说道。
闻言,无论是林长生还是林东都是大喜过望。
一开始他们以为能够借到500万就已经不错了,
但是,谁能想到这次他们竟然可以贷款2000万。
不得不说,这也是运气使然。
“什么都不用说,荣行,吴行,我敬你们,感谢你们对在下的帮助,这个情我记住了!”
林长生端起酒杯感激的说道。
接着一饮而尽。
“老林,你太客气了!”
吴行长说道。
“不过,我们都很好奇,你打算用这笔贷款干什么呢!”
闻言,林长生说道:
“吴行,荣行,这笔钱我打算回到港岛去,用来采购一些进口采煤设备,
这还需要你们的帮忙!”
“这样啊!”
吴行长两人都沉思了起来。
看到两人如此,林长生就知道这件事的难度了。
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