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心脏地带——中环,干诺道上矗立着一座显眼的建筑,鳄鱼恤大厦。在大厦的最高层,一间装饰豪华的私人办公室内,一场重要的对话正在展开。
“我计划让晨星投资拓宽业务领域,转型为一家专业的投资型证券公司。”何安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但我了解到,即便是香港,申请证券执照也极为繁琐。因此,我考虑直接收购一家现有的证券公司。”他接着说道。
“其他的条件我都不做硬性要求,我最需要的是齐全的证券从业许可。拥有多项业务资格的公司对我来说最为理想。”
“你帮我查查看,市面上有没有符合这些标准的证券公司。”
在八十年代的香港,证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乏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资产规模可能仅在千万级别徘徊。
证券公司与投资公司不同,前者不仅名称中带有“证券”二字,更关键的是,它们持有官方许可,能在香港为普通市民提供股票交易、期货投资、融资等多种金融服务。何安初涉股市时,通过汇丰银行的证券部门完成了股票买卖,这便是典型证券公司的运作模式。相比之下,通过普通证券公司交易,手续费通常会比大银行更为优惠。
经过这半个月的股市操作,晨星投资的资金已累积至一亿港元左右,足以收购一家中型证券公司。然而,何安并不急于采取这种直接而昂贵的方式。他自信凭个人能力足以支撑起一家证券公司的运营,初期仅需基础员工执行指令,至于优秀人才和扩大资本,可在公司名声渐起后逐步吸引。
况且,他还可利用汇丰银行提供的十倍杠杆,资金并非当前最紧迫的需求。因此,获取证券经营许可显得更为迫切。
“与其花冤枉钱买下整个公司,不如以较低价格直接获得所需执照。”何安心里盘算着。
梁安德闻言思考片刻,说道:“老板,您稍等,我去取份资料。”
不一会儿,梁安德带着文件回到办公室,脸上满是笑意。
“BOSS,我发现了一家小型证券公司,非常符合您的需求。瞧,就是这家——福德证券!”
福德证券,由章节远创立于1971年,曾管理过四千万港元的资产。然而,1976年的股市崩盘让它遭受重创,后续投资连连失利,导致资金大幅缩水至不足三百万,至今勉强维持,濒临倒闭。
最吸引人的是,这家濒临绝境的公司却拥有几乎完美的资质——涵盖了证券承销、经纪、自营、咨询、资产管理、融资融券等全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