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于生产和管理,让刘雄栾负责销售,两人满怀希望,憧憬着财富的未来。
然而,他们并不知晓,在同一时间,一艘驶向北美的货轮上,装载着十万台精美绝伦的古典吊扇,这些产品比他们的计划更加完美,正朝着他们梦想中的市场进发。
在这个世界线上,由于何安的系统介入,原本能靠风扇事业起家的大刘,失去了他的第一桶金,系统这只蝴蝶振翅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对于梁英伟和刘雄栾这两个普通的香港青年来说,是难以抗衡的力量。
另一边,鳄鱼恤大厦内,因薪资增长而忠诚大增的梁安德,正向何安汇报他收集到的报纸出售信息。
“老板,我已经托朋友多方打听,包括一位汇丰银行的外籍人士,目前有意出售的报社不在少数。”
梁安德细语道,“但按照您的要求,真正符合条件的只有一家,那就是《天天日报》。”
《天天日报》,这份报纸的历史何安并不陌生,它曾是香港报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天天日报》由韦氏家族的二天堂药厂于1960年创立,是香港首份采用柯式印刷及彩色版面的日报,曾轰动一时,被誉为‘香港第一份彩色日报’。”
梁安德继续介绍,该报由韦基则创办,其弟韦基顺任社长,曾经风光无限。
何安回忆起,就在前不久收购鳄鱼恤时,《天天日报》还以颇具争议的标题报道过他。
这是一份深受年轻人喜爱、热衷于报道名人八卦的大众化报纸,其内容贴近大众口味。
然而,近年来,《天天日报》因经营不善,销量逐年下滑,从五年前平均每期两万份跌至去年不足一万份,韦氏家族因此萌生了出售之意,而妙丽集团的刘天则是众多潜在买家中出价最高的。
了解到这些情况,何安对《天天日报》的兴趣愈发浓厚。
首先,它的资历深厚,作为香港报业的老牌劲旅,具有不可忽视的品牌价值;
其次,它曾是香港首份彩色报纸的光环,无疑能为新主人带来额外的影响力;
再者,尽管近年来有所衰退,但其庞大的发行网络依然存在,这对于快速铺开新的业务非常有利;
更重要的是,《天天日报》拥有自己的大型印刷厂,这意味着可以自主控制生产成本,减少对外依赖,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何安意识到,《天天日报》不仅是一个投资机会,更是一个重塑香港媒体格局,乃至影响社会舆论走向的平台。
在脑海中迅速盘算着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