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此,他也无可奈何。
陈鲁在一旁赞叹道: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这仁人志士的解读,若真出自少年之手,那此人再过数年,或许真能成就一番气象。”
“说不定,儒家之内将因此再添一祖。”
陈鲁同样出身儒家,只是未曾进入书院深造。
此番评价可谓是相当之高。
“司马将军,这位少年究竟是何方神圣?莫非就是那位谢家的麒麟儿?”
当年谢家的白百日宴,庆祝谢玉生辰,惊动汴京人。
唐子昂仍在细细品味着那帛书上的“心”字之解,越琢磨越觉得心神豁然开朗。
司马亭摇了摇头,笑道:“说来也巧。”
接着,他便将谢府中的遭遇一一道来。
唐子昂又重新展开这份帛书,喃喃自语道: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老夫这一生,何尝不是此心光明。”
老人口中默默念叨着这个名字。
“谢观!”
~
~
【夜里,明月高悬,接近中天之时,你仍在院中刻苦修行。】
【梧桐已经被你劝着睡去。】
【脑海中的“斩鬼剑”意象愈发清晰。】
【仅仅经过一天的修炼,你便感觉浑身筋骨有了微妙的进步,这种变化让你既惊喜又振奋。】
第2/2页)
【你不确定这种进步是得益于司马亭赠予的《太祖圣猿桩》功法强横,还是二先生那剑意的传承。】
【为了更好地领悟剑意,你开始在纸上用笔墨勾勒,试图将二先生在庙中斩鬼的那一幕描绘出来。】
【在“笔中有神”的天赋加持下,你的笔墨竟然捕捉到了剑意的几分灵动。】
【“我劝你还是不要如此明目张胆,这二先生的剑,府中的下人或许认不得,但稍有神魂修行底蕴的人,一眼便能认不凡。”】
【一道声音在你背后悄然响起,你却未曾察觉,心中不由一惊,笔墨却还是不停,没有团墨,手没有抖动。】
【你脸上不动声色地转过身去。】
【只见是昨日在鸿景院中见过的那位戴着白纱斗笠、牵着毛驴、显得特立独行的女子——陆华。】
【她正双手拢在宽大的袖中,侧着身子,饶有兴趣地看着你在作画。】
【“你不用这种眼神看我吧,我又不是梁上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