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大人和楚宜桐被带出天牢,上了朝。
皇帝亲自监审,大理寺正和刑部尚书主审,文武百官皆是旁听。
康太师再一次被抬上了金殿。
礼部尚书也被抬上了金殿。
至于如何审的过程,却是无从得知。
只知道,朱安旭在第三天的黄昏时分,才传来了信:“科举舞弊一案,经查,已证实乃礼部尚书所为,漏题敛财,设计乌为正为替罪羊,岂图除去乌为正。现证据确凿,礼部尚书被判斩立决,礼部尚书之职,由乌为正接任。新科状元楚宜桐德才兼备,实国之栋梁,特委任其为高祈府砦门县为县令。”
“金殿已下朝,将军传话说,让大家去府门前迎一迎楚姑爷呢,准备些柚子水,给去去霉气。”传话的朱安旭的亲兵,和朱怜卿等人都熟,说话并没有拘谨。
“现在是能马上回来了?”朱月暖闻言,坐不住了。
“是,怕是一会儿就到门口了。”亲兵笑着点头。
“走,我们接他们去。”朱怜卿扔下手中棋子,迅速吩咐,“让人准备柚子水,热水,衣服什么的,好好的给我们楚姑爷去去霉气……咦,这丫头跑这样快。”
此时,朱月暖已经跑出了将军府大门,一伸头,果然,护城河那边已经转过,正往这边走来。
朱月暖的脚步突然就定住了,她就这样站在大门外的道上,直直的看着越来越近的马车。
马车后只有陆霈陆霖,显然,朱安旭和楚宜桐都坐在马车里。
“来了吗?”。朱怜卿已经通知了整个将军府的人,声势浩大的涌出来,家丁们已经准备好了鞭炮。
“总算是没事了。”朱广正笑着,似安抚朱月暖,又似是感叹。
“是呀,这道坎过去,以后等着享福吧。”朱怜卿笑着拍了拍朱月暖的肩笑道。
朱月暖只是笑,眼眶却是微微的红,目光始终盯在那马车上。…
终于,马车停在了大门口,布帘子掀开,朱安旭和楚宜桐一前一后的下车。
楚宜桐身上的囚衣已经换下,身上穿的依然是他之前的儒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戴的却不再是儒巾,而是用发带挽起,玉簪固定,垂下的墨发落在肩上,拂在脸上,越发显得他的白净。
岱山书院里两个月锻炼出来微麦色也因这几个月再一次褪去。
但同时,他身上那种浓浓的温和感却似淡了些许,整个人变得越发沉静,此时站在那儿,一举手一投足间,还真有了些许官大人的气势。
“噼哩啪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