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明显不同。
自从庆帝下旨,说要宴请北齐使团。
那些大人物,就跟闻到了腥味儿的野猫一样。
自己主动往上凑。
先是太子,说自己身为一国储君,不能不在。
这种外交场合,太子的理由也说得过去。
庆帝也就点头同意了。
紧接着长公主也说,她仰慕庄墨韩已久。
所以她想见见,这位文坛大家。
这理由同样可以站得住脚,向来宽厚的庆帝,自然也要答应。
再之后二皇子说,他想进宫凑凑热闹。
随着这三位皇族出手。
朝中的一些达官显贵,也跟着凑了过来。
以至于祈年殿上的宴会,盛况空前。
范家父子三人,全都在邀请之列。
范建是户部尚书,之后跟北齐谈判赔偿,用得着他。
范斌作为庆北军之前的统帅,有口皆碑的大庆战神。
自然也在其中。
至于说范闲,则完全是因为他红楼作者的身份,和那一首登高。
大庆文坛积弱已久。
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范闲身上,希望这位文坛新贵,能够帮助大庆一雪前耻。
……第2/2页)
郭尚书的心都碎了。
“父亲!”
正在借酒消愁的郭宝坤,看的自家老爹回来,直接举起了酒杯。
“咱们今天晚上,不醉不休!”
“你这成何体统?别忘了你的身份!”
听到郭尚书的话,郭宝坤都快哭了。
“我还要什么体统?我还要什么脸面?我缠着绷带,跟个大粽子似的,在京都府告状。结果落了个无理取闹……”
说到伤心处,郭宝坤的眼中流下了两行热泪。
平日里跟他一块厮混的那些酒肉朋友,这时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郭宝坤也不愿见他们。
那些王八羔子,一定在私底下,笑话他呢。
郭宝坤的样子,就像一把尖刀,插在了郭尚书的心口。
“儿子,你想不想让为父给伱报仇!”
原本喝的烂醉如泥,正在自说自话的郭宝坤,眼睛一下就瞪大了。
“父亲,您说什么?”
看到自家儿子重新恢复精神,郭尚书也随之下定了决心。
他们郭家一脉单传。
真要是郭宝坤一蹶不振,那他们郭家也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