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41章 《化龙》与《大明劫》(2 / 17)

1980我的文娱时代 威馆长 16269 字 5个月前

夏天他们一群人去车站接人,然后又大吃一顿。

方言看样子在部队混得不错,还是那副吊儿郎当无所谓的样儿,而且脸都吃圆了。

按他的说法,“哥们儿靠着还过得去的笔头子,在队伍里写点东西,倒不是很辛苦。”

他还比较“隐晦”,不是很好意思的透露,自己在部队的一些刊物上,发表了几篇短文,还要跟夏天交流交流。

之后,他就被分配到了西城一家药店工作。

好家伙,工作还没干上三天呢,就已经吐槽了两天半了!

“药店销售员就是这工作内容,要不然你想干什么啊?”眼镜还说呢。

但是像是方言他们,总是有一种壮志未酬、埋没了自己的伟大理想的那种感觉。

方言回来没几天,15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在大会堂举行了首届授奖仪式。

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

此奖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作家和作品。

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

茅盾文学奖算是国内长篇的最高奖项之一了。

惊鸿客老师是没资格评奖的,毕竟他写的长篇不是武侠就是通俗,那题材就不行。

不过他倒是作为观众参会了,与会人员六百多名,夏天作为燕京比较出名的作者,虽然在纯文学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也被邀请参加了。

——《赤伶》要在明年《十月》第1期上才刊登。

当然,夏天也没想参与纯文学的领域。

只是,在参加了盛会后的第二天,又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

……

夏天在自己的小客厅中奋笔疾书,书桌上放着好几本大部头,仔细看书名,都是和明史有关的。尤其是明末。

在他旁边,是那副刚完成没多少天的《化龙》,红黑主色调,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

就在两天前,从小就给夏天“看病”的那位姜维和大夫,去世了。

第2/2页)

不过人家那算是喜丧,姜大夫虽然看着一直很硬朗,但已经94岁了。非常高寿了!

夏天去参加了告别仪式,去的人非常多,夏天也只是鞠躬献花,还送了花圈。

不过在之后,姜大夫的儿子,六十多岁的小姜大夫,把一箱子医书送给了夏天。

好些都是手写线订的,是姜维和大夫生前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