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屯驻东阳河上游,便是大同东路外猫儿庄、晾马台一带。如此……何故不是大同急奏入京?”
他算是替高拱说出了众人心中的疑惑。
道台上。
嘉靖轻咳了几声,脸上又是一阵不自然的绯红。
李春芳亦是开口:“大同巡抚张志孝何以不奏?大同总兵官孙吴又何以无闻?却将宣边来奏,今岁陕西延安等处皆有奏报虏犯,宣大一线如何不有警惕?”
高拱当即侧目看向李春芳,眉头微皱,心中有些不满。
现在事情还没有明了,李春芳就已经开始将罪责扣在大同巡抚和总兵头上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赵贞吉侧目看了眼高拱的脸色,而后缓缓说道:“既然是军情兵备,想来皇上也已传召兵部,不如等兵部来了再议。”
此言一出。
高拱立马投来了一个感激的目光。
李春芳也是闭上了嘴,不再说话。
道台上,嘉靖又接连咳嗽了好几声。
吕芳说道:“主子爷已经派人传召兵部了,想来这会儿也应该是要到了。”
他这话刚一说完。
便听殿外有脚步声传来。
“臣兵部尚书杨博,奉谕见驾。”
“臣胡宗宪,奉谕见驾。”
殿门外,杨博和胡宗宪两人面色凝重。
宣边这时候急报入京,定然是关外的俺答又有异动。
如今朝廷正在推行新政,一旦这个时候俺答大举进犯,必然会牵扯整个九边山西、大同、宣府乃至于蓟州一线。
到时候京师必然要调兵遣将,诸事都要因为边事而延缓。
这虽然是必然会出现的事情,可一旦边墙被贼军攻陷,进逼京师。
那么杨博这个兵部尚书只怕是要吃挂落的。
而胡宗宪虽然不掌兵部事,可要是九边出了大问题,朝廷势必要将钱粮倾向九边,到时候东南的战事自然会受到牵连。
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全局的问题。
“进。”
当杨博和胡宗宪两人各自忧愁的时候,吕芳已经在殿内出声召进。
不过是两个兵部尚书,吕芳自然不用如先前迎接内阁大臣们一样去到殿门处。
杨博和胡宗宪两人入内。
杨博最先开口:“皇上,臣闻宣边有急,如今正值秋防时刻。前番宣边便因俺答数路大军进犯,致使一路兵马冲入京畿。朝廷当时便下令整饬,总兵官马芳更是负罪入京述职,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