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
海瑞这个顺天知府,还得了西苑的一份赏赐。
皇帝也是知道海瑞清廉,所以赏赐的也不是别的东西,让吕芳给足了银两和布匹,还有盐、肉、米以及时节里的新鲜菜蔬。
当然,赏赐的理由不能是顺天府一个户房出面,就让西安门清净了下来,再无被罢免的百官跪谏。
而在今天。
本来已经成顺天府户房一项福利代入的,坐镇西安门大街街口栅栏处的胥吏。
看着前方大街上走来的成群绿袍官员,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眼看着这些穿着官袍的官员,明显是结群冲着西安门大街来的。
好不容易轮到这位顺天府户房胥吏外出,能在此偷空放松,看到这幅景象哪里还不明白。
“这是又要闹跪谏啊!”
“快快快!”
“拦上,都拦上!”
“不交钱谁都别想从咱们这里过去!”
…………
月票月票第2/2页)
“以渐说的没错,这事不用想也知道,皆是出自元辅之意。”
以渐是曹子登的字。
一名给事中,默默的看了一圈,而后提议道:“要不……将这两桩事送还内阁?”
这人用词很谨慎。
没有说封驳二字,只是说送还给内阁。
但这意思却也差不多了。
将内阁已经批好的奏疏行文送回去,本质还是要让内阁重新厘定。
负责户部户科的几名给事中立马看向对方。
“谁送?”
反正他们是不愿意去的。
是不知道高拱的脾气,真要是新政之法刚得到皇帝的准允,内阁开始大操大办,他们就将批文封驳送还。
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身为首辅的高拱会发多么大的脾气。
一句谁送,立马让六科廊安静了下来。
忽然。
屋内有人眼前一亮,缓缓举起手臂,伸出一根手指头。
很显然。
这人必定是想到什么点子了。
至于是好是坏,现在还不知道。
“诸位……”
伸出手指头的点子王轻唤了一下周围的同僚。
点子王试探道:“要不……咱们将这事拖下去?”
他刚开口提议。
立马就有人眯着眼道:“元辅性急,但新政却是本朝当行之事。我等审查奏疏批文,是职责所在。可拖延新政,却非我等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