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95章 六科廊里点子王(1 / 25)

皇城归极门西侧。

武英殿前,六科廊。

作为六科言官们办公的地方,此地向来是不少清流官员向往,而诸大臣忌惮的地方。

清流们指望着有朝一日能升官拜入六科廊,为六科给事中,执掌朝堂言官牛耳。

而大臣们却因为都给事中、给事中们手中掌握的弹劾之权,而深以为忌惮。

清流。

所谓实则更多的就是指以在六科廊办公的六科给事中们。

官卑而权重。

其实在国初,六科给事中位列五品,算是朝堂中坚力量。后来在洪武六年,改设给事中十二人,秩正七品,开始分为六科,每科二人,映照六部。

到了洪武十年,六科归于承敕监管理,到了洪武十二年,改成由通政使司衙门管辖。

虽然后来多有改隶,但都被废除了。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六科该是属于通政使司衙门管理的,是作为通政使司衙门的属衙属官。

就如同朝中其他府部衙门,都是归属九卿衙门管理,这是定律。不管实际如何,朝中所有的衙门,都是有一个名义上的管理衙门。

但是。

还是那句话,六科言官位卑而权重。

所以发展到现在,不断侵占通政使司衙门的权柄,渐渐成了独立于通政使司之外的一个单独序列。

于是六科不再属于通政使司管理,也独立于六部、都察院之外。

一手握着封驳之权,一手掌握着弹劾之权。

六科言官之威,无人可及!

今日一如往日。

武英殿前的六科廊,显得清净而又尊荣无比。

早早的。

六科言官们就按照时间,入宫走进六科廊,点卯上衙,当差做事。

按照‘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之权。

早早的。

就会有人从东边会极门那里,将皇帝和内阁拟定的奏疏、旨意取来。

然后上衙的六科言官们,就要从中挑选出对应本部本科差事的奏疏和旨意,开始检查审阅。

如果是无误的,则会批准通过,发去通政使司,由通政使司传递给各部司衙门执行。

而若是这些奏疏和旨意,六科言官们觉得是有问题的。

那不好意思。

不过正七品的给事中们,就可以直接将其打回给内阁甚至是皇帝。

如此,就是施行了封驳之权。

简而言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