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他能将其用在天下,那也不枉朕这般仔细培养他了。”
吕芳当即躬身抱拳,将这件事记牢在心中。
严绍庭亦是心中暗暗生喜。
他今天之所以早早的就入宫,所为的就是能让老道长知道,当整个朝廷的人都在关注国本的时候,只有他。
只有严绍庭!
才是关心皇帝的人!
然后,自己就能一步步的提议,让裕王能到昌平做事。
自己似乎并没有提议让裕王去昌平。
可逻辑一旦搭建好,老道长必然会选择昌平作为他儿子上岗前的培训实习地。
而只要裕王到了昌平。
自己就有办法,能将裕王变成昌平的模样!
等到新朝之时。
老张的变法?
老高的政治理念?
都不如裕王‘自行参悟’的治国之道重要!
他当即拱手道:“陛下圣明,如此则国本立或不立,已然无关紧要,而国本却能更加稳固,我朝传承有序,自当盛世绵延,民富国强!”
嘉靖却是目光紧紧的盯着严绍庭。
半响之后才开口道:“不许藏私!不许欺瞒!不许作假!”
他一连说了三个不许。
不许藏私,是不许严绍庭在治理地方的事情上,对裕王有藏私的地方。
不许欺瞒,则是不能哄骗裕王,只让他看到好的,或者是藏下不好的地方。
不许作假,那就是对老道长自己来说的了,裕王在昌平所作所为,都需要让老道长这个当爹的知道。
严绍庭笑着拱手点头应下,旋即又说道:“说起来,昌平书院的三位老先生,最近屡屡要让微臣出任书院山长一职,但臣还年轻,不敢担此重任。
如今陛下圣意已定,臣请陛下准允,担任昌平书院山长一事,如此也能让那位名正言顺。”
让老道长出任昌平书院的校长,这对于昌平书院来说可是一个转折点。
但嘉靖却是摇了摇头。
他大手一挥:“就让他自己去担任你们昌平书院的山长,朕就不掺和这个热闹了。”
说完之后,嘉靖淡淡的看了严绍庭一眼。
让儿子去当这个山长,那日后从昌平书院走出来的人,就天然是儿子的心腹之臣。
严绍庭则是有些意外。
让裕王当昌平书院校长?
这可比自己设想的要更好啊。
如此。
这君臣两人,都觉得自己是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