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算起来还是夏青青的学弟。陆我师目前在《参考报》里面实习,跟在夏青青后面打下手,跑腿、打杂兼助理,有时候还得扛着摄像机拍摄。
“青青姐,这次我们的到底要去采访谁啊?这么赶着去,来人有那么大牌?是哪路高官啊?”陆我师很是费解夏青青的举动,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夏青青紧皱眉头一直沉思,而且开车还开那么快。
夏青青明显怔了一下,居然半响没有说话。
好不容易等她清醒了过来,但是随后就来上一句:“哦哦……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你再说一遍。”
“……咳咳……”陆我师无语,被呛得咳嗽连连。
好一会,陆我师才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夏青青总算是听清楚了,回答的语气却非常不爽,嗤笑一声后说道:“切,什么大牌啊,只不过是一个刚出头的小作家而已。”
“一个刚出头的小作家?不会吧,我们《参考报》连这样的消息也要报道啊?这不符合我们报纸向来的传统啊!”陆我师惊愕的问道。
陆我师虽然进入《参考报》没多久,但对于《参考报》的规则却熟得很。在他的印象中,《参考报》报道的新闻不是国内国际要闻,就应该是专家的评论、某某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某项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等等等,因为《参考报》主要的受众群体是党政机关的干部和领导、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对时政要闻比较关注的专家学者们。
别说刚出头的小作家了,就算是大师级别的作家,除非特殊情况和真的影响力特大,否则都是不可能登上《参考报》的。
夏青青却冷笑一声道:“亏你的名字还是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没想到却是一个榆木脑袋。你难道不知道,这个作家之所以会出头,完全是因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很有成效么?”
陆我师呆愣了片刻,然后一拍脑袋,苦笑道:“还是青青姐你看得深远。”
夏青青轻哼一声,脸色淡然。
陆我师随后问道:“对了,青青姐,这个刚出头的小作家是谁啊?我认不不认识?”
夏青青沉吟了一会,然后道:“你应该认识的,他就是最近正当红的历史小说作家金古传奇,本名赵星驰,西江省昌南市人。”
“原来是他呀!”陆我师恍然叫道。
“当然是他,我们《参考报》刚好也是西江省内的报纸。”夏青青没头没尾的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咳咳咳……”陆我师再次被呛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