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八十二章 最后的尝试(9 / 10)

“这样理解,是大胆的猜测吧?”

“那么它之所以转移,是不是因为,我们体内的所有血管循环,都是一体的?”

杜东临点了点头,谨慎回道:“这是人体的基础解剖类型。”

方子业继续道:“那如果把它们分开呢?”

“我们,有没有机会,把其他部位的病菌或者感染处理掉呢?”

“截肢?”杜东临问。

“这也不行啊?”

“现在患者的情况,即便是截肢都已经晚了。”

截肢治疗重症骨髓炎,是骨科一个成熟的手术和治疗思路。

“不不不,不是截肢,我的意思是啊,以动静脉造瘘术为基础,在人体重新搭建五套,甚至六套多中心的小循环系统。”

“传统的动静脉造瘘术,区别于微型循环仪的点,就在于它没有独立的血运动力,依托的还是心脏的泵血。”

“微型循环仪则是有外源性的泵血系统。”

“如此一来,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将双手,双下肢,人体内的血运系统单独分离开?”

“缺少了双上肢的静脉回流,颅内的动静脉系统回流是自然通畅的。”

“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之间的造瘘术,是非常成熟的血管外科的术式之一。”

“我们分点突破,化整为零。”

“如果有望将双上肢和腹部器官内的感染给清除掉,那么即便是双下肢都被截了,也比现在的结果要更好得多。”

“我相信这也是最后的尝试了。”

“失去了双下肢的感染窦道后,体内的病菌突变能力,未必有那么强!~我们可以快速地定位敏感菌,寻找敏感的抗生素,短期内就可以有比较好的效果!”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只是,微型循环仪保肢的时间相对有限啊?

不过,杜东临等人都还没有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聂明贤就先开口了:“这是很好的方法,化整为零!~”

“杜教授,其实不用担心微型循环仪工作时间的事情,我们既然可以建立动静脉瘘,也可以在主动脉和下肢动脉之间再建立透析模型的动静脉短路。”

“这样就会让几套循环内的血液,单独自成一体。”

“什么地方的血样先恢复平静,就证明哪里的感染最轻微。”

“这个患者,已经有了多发的器官感染,但还可以通过透析仪支撑存活几个月,就证明还没有细菌大量的在器官内定局存留甚至产生空洞型的侵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